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4:20 |
面部水平及垂直解剖结构 |
吴溯帆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2 | 14:20-15:10 |
额部应用解剖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15:10-16:00 |
眶周应用解剖 |
潘蕾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4 | 16:00-16:50 |
颞部应用解剖 |
赵烨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5 | 16:50-17:40 |
颧颊部应用解剖 |
冯啸 | 浙江省杭州市乐可杏仁医疗美容门诊部 |
6 | 17:40-18:30 |
口鼻部应用解剖 |
孙燚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7 | 18:30-19:20 |
颌颈耳部应用解剖 |
张策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8 | 19:20-20:10 |
面部重点解剖结构小结 |
吴溯帆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4:30 |
面部脂肪室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
毛曦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4:30-15:30 |
脂肪室网络复位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张余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5:30-16:30 |
成分脂肪输注塑形面部年轻化 |
鲁峰 | 广州南方医院 |
4 | 16:30-16:45 |
讨论与答疑 |
||
5 | 16:45-18:00 |
成分脂肪输注塑形面部年轻化视频讲解 |
鲁峰 | 广州南方医院 |
6 | 18:00-20:00 |
中下面部整体复位与苹果肌重塑的设计和应用(模型实操) |
张余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20:00-20:10 |
讨论与答疑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0 |
开幕式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10-08:16 |
普萘洛尔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糖代谢的影响 |
杨开颖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2 | 08:16-08:22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辅助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浅 表性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
傅荣华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3 | 08:22-08:28 |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硬化注射治疗唇部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
凌佳琦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4 | 08:28-08:34 |
整形外科手术——打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治疗的最后1公里 |
杨晓楠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08:34-08:40 |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最优停药方式探讨 |
王璐颖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6 | 08:40-08:46 |
硬化剂治疗血管瘤后唇部组织缺损的修复 |
张文显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7 | 08:46-08:52 |
72组婴幼儿血管瘤双胞胎患儿临床特点分析 |
孙正伟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08:52-08:58 |
皮肤婴儿血管瘤3D微肿瘤药筛模型构建 |
李亚楠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9 | 08:58-09:04 |
自组装普萘洛尔纳米药物局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实验研究 |
陈宣锋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09:04-09:10 |
脉冲染料激光、曲安奈德注射和外用卡替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疗效 |
苏振民 | 泉州市儿童医院 |
11 | 09:10-09:16 |
住院监护下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心率和血糖的影响:一项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
黄华旭 | 莆田市第一医院 |
12 | 09:16-09:22 |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婴儿血管瘤的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蔡北辰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09:22-09:28 |
口服普萘洛尔联同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皮肤表浅型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
杨骏逸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4 | 09:28-09:34 |
婴幼儿肝血管瘤筛查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 |
吉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5 | 09:34-09:40 |
Notch信号通路对婴幼儿血管瘤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脂分化的影响 |
王维东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6 | 09:40-09:46 |
外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乳膏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效果的预测因素 |
郑红洁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0-10:06 |
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率和家族聚集性:一项多中心研究 |
林鹏飞 | 泉州市第一医院 |
2 | 10:06-10:12 |
普萘洛尔对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治疗期间的生长发育影响 |
林向上 |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
3 | 10:12-10:18 |
普萘洛尔时代下整形手术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作用 |
金云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0:18-10:24 |
C蛋白作为婴幼儿血管瘤抗血管生成靶标的功能研究 |
胡丽涵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5 | 10:24-10:30 |
应用靶向定量代谢组学技术筛查婴幼儿血管瘤脐血预测血清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
江成鸿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6 | 10:30-10:36 |
糖酵解通路关键酶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
杨开颖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7 | 10:36-10:42 |
联合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婴幼儿血管瘤中氨基酸代谢的变化 |
杨开颖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8 | 10:42-10:48 |
婴儿血管瘤的全球研究趋势:2000 - 2022年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
林倩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10:48-10:54 |
增强CT三维血管重建在富血运肿瘤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
荣莉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0 | 10:54-11:00 |
发病年龄和肿瘤大小对于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患者发生卡梅现象的影响:一项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
周江元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 | 11:00-11:06 |
NF1临床药物试验结果共享:一项多中心、 开放标签、 单臂、 1 期剂量递增研究 |
胡晓洁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
12 | 11:06-11:12 |
马松瘤的诊治:附1例报告 |
夏有辰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13 | 11:12-11:18 |
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先天性血管瘤伴溃疡1例 |
何瑞 | 河南省儿童医院 |
14 | 11:18-11:24 |
七例头皮血管肉瘤的治疗体会 |
许颖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15 | 11:24-11:30 |
普萘洛尔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机制探索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于鲁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6 |
面部微静脉畸形瘤样增生,下眼睑动脉畸形及面部静脉畸形的治疗体会 |
朱波 | 上海曹安医院有限公司 |
2 | 13:36-13:42 |
粗针穿刺病理细胞学检测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诊疗中的作用 |
袁华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3 | 13:42-13:48 |
体表软组织静脉畸形中局限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
韩钰钰 | 上海普瑞眼科医院 |
4 | 13:48-13:54 |
基于蛋白质组学及斑马鱼模型的静脉畸形关键基因筛选及功能机制研究 |
王耸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5 | 13:54-14:00 |
合并疼痛、功能障碍的下肢肌内静脉畸形的手术探讨 |
朱晓爽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6 | 14:00-14:06 |
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下肢弥漫性浸润型静脉畸形的疗效分析 |
吴磊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
7 | 14:06-14:12 |
Bockenheimer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7例报道与文献回顾 |
高定辉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8 | 14:12-14:18 |
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肌肉内静脉畸形的疗效评估与并发症分析 |
丁汉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9 | 14:18-14:24 |
纤维脂肪性血管病变与肌肉内静脉畸形的临床病理比较研究 |
金财君 | 南京明基医院 |
10 | 14:24-14:30 |
大剂量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小儿静脉畸形临床应用 |
林文雄 | 泉州市儿童医院 |
11 | 14:30-14:36 |
应用3%聚多卡醇治疗唇部静脉畸形 |
吴杉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4:36-14:42 |
一种基于DNA测序结果的静脉/淋巴管畸形新基因分型 |
刘泓源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3 | 14:42-14:48 |
颌下区淋巴管-静脉畸形误诊2例分析 |
李嘉朋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14 | 14:48-14:54 |
ROADMAP功能在DSA引导下静脉畸形血管内硬化治疗的应用研究 |
徐梓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15-15:21 |
硬化剂注射治疗咽喉部静脉畸形疗效分析 |
罗春芬 |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 |
2 | 15:21-15:27 |
经皮泡沫硬化剂治疗女性外阴静脉畸形效果分析 |
徐磊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3 | 15:27-15:33 |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浅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孙峰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4 | 15:33-15:39 |
手术治疗小腿血管畸形并关节挛缩疗效分析 |
武宜雷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
5 | 15:39-15:45 |
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对斑马鱼胚胎生长发育的对比研究 |
张梓欣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6 | 15:45-15:51 |
透明质酸对聚桂醇泡沫性能的影响 |
刘紫怡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5:51-15:57 |
静脉畸形硬化注射治疗进展及整形外科医院临床经验 |
王维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5:57-16:03 |
脉管畸形的手术治疗 |
陈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9 | 16:03-16:09 |
内镜下硬化治疗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咽部静脉畸形 |
胡丽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0 | 16:09-16:15 |
“矫形窗口前移”理念在血管畸形手术切口设计中的应用 |
邰茂众 | 临沂市肿瘤医院 |
11 | 16:15-16:21 |
FAVA的诊断与治疗思考 |
郭晓楠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6:21-16:27 |
颌面部静脉畸形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
肖莉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13 | 16:27-16:33 |
医用无水乙醇在血管畸形的应用体会 |
詹腾辉 |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8 |
眼部美容的发展趋势、治疗关键和存在的问题 |
张选奋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08:08-08:16 |
上下眼睑内翻倒睫矫正对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提升的影响 |
张菊芳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3 | 08:16-08:24 |
近五年重睑成形术文献回顾与分析 |
靳小雷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08:24-08:32 |
上睑多重褶的形成原因和微创治疗 |
王琳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 |
5 | 08:32-08:40 |
四步法形成个性化重睑 |
黄如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08:40-08:48 |
铰链式重睑成形术的机制与临床 |
杨建民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7 | 08:48-08:56 |
美容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
胡志奇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8 | 08:56-09:04 |
提肌腱膜折叠技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并行重睑成形:解剖、固定和切口闭合的外科改良与效果评估 |
仓正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09:04-09:12 |
眼轮匝肌-睑板-眶隔内固定技术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
顾天一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09:12-09:20 |
去繁就简 —— 一种快速恢复的切开法重睑成形术 |
祁敏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11 | 09:20-09:28 |
如何做好睑缘切口重睑成形术 |
王海木 | 云南王的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12 | 09:28-09:36 |
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的仿生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
龙艳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50-09:56 |
细说重睑成形术中的不对称 |
赵穆欣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2 | 09:56-10:02 |
埋线法矫正双侧重睑线不对称 |
张之璐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3 | 10:02-10:08 |
提上睑肌腱膜动态重置重睑成形术 |
叶炯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0:08-10:14 |
保留眶隔血管神经束的重睑术 |
董玉林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5 | 10:14-10:20 |
小切口重睑术之设计及手术方法 |
王桂芳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0:20-10:26 |
重睑术后眉毛位置变化的相关分析 |
许莲姬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7 | 10:26-10:32 |
眶隔固定切开法重睑术和经典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讨论 |
张维娜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8 | 10:32-10:38 |
大众对重睑分型偏好的大样本调查研究 |
李竹君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9 | 10:38-10:44 |
根据重睑术前个性化设计降低术后并发症 |
段然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0 | 10:44-10:50 |
保留血管网的微创重睑术 |
黄久佐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1 | 10:50-10:56 |
应用虹膜定位与测量技术分析虹膜矩形形态与眼部神态美学关系 |
郭晶东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12 | 10:56-11:02 |
切开重睑术中减负性操作对睑裂增大的影响 |
于丽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13 | 11:02-11:08 |
小切口重睑术的系统综述及一种三切口微创重睑术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
余泮熹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1:08-11:14 |
改良睑板-眼轮匝肌-眶隔缝合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评估 |
孙怡馨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30-12:30 |
重睑专题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如何恢复明眸—上睑下垂不同术式选择 |
胡亚兰 |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
2 | 13:38-13:46 |
赫林现象及其对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的影响 |
岳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3:46-13:54 |
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美学效果评价新指标——眉眼连续体 |
樊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3:54-14:02 |
轻中度上睑下垂的美学修复——生理性提肌腱膜复合物重置法(浮桥技术) |
金锐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4:02-14:10 |
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方法改良 |
苗晓腾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4:10-14:18 |
基于20年大数据的眼整形相关并发症的分析研究 |
李甜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7 | 14:18-14:26 |
中国上睑下垂患者眼表分析 |
吕璘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14:26-14:34 |
胶带眼睑封闭联合湿房镜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术后兔眼的疗效观察 |
孙黎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50-14:58 |
霍纳综合征上睑下垂的手术矫正 |
杨超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2 | 14:58-15:06 |
高位入路在提上睑肌术式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优势和意义 |
李素平 |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
3 | 15:06-15:14 |
关于上睑下垂的整形外科思考 |
李正勇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4 | 15:14-15:22 |
改良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及部分提上睑肌 复合体缩短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 |
袁希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5:22-15:30 |
预防结膜囊脱垂的CFS矫正重度和复发的上睑下垂 |
单秀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5:30-15:38 |
亚临床型上睑下垂矫正的临床思辨 |
刘海鹏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7 | 15:38-15:46 |
Check韧带悬吊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从解剖回顾到临床应用 |
彭湃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5:46-15:54 |
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在儿童重度上睑下垂中的临床观察 |
王欢燕 |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9 | 15:54-16:02 |
论结膜穹窿-球结膜-Tenon’s囊解剖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后球结膜脱垂中的重要性 |
刘超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6:02-16:10 |
提上睑肌腱膜最大量缩短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经验与心得 |
叶信海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0-17:00 |
上睑下垂专题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10-07:30 |
光电技术与瘢痕临床应用进展 |
姚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07:30-07:50 |
以光电技术为主的血管性病变的综合治疗 |
雷红召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3 | 07:50-08:10 |
面部年轻化光电治疗的特点及选择策略 |
黄绿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10-08:20 |
等离子在医疗美容中的应用 |
陈锦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08:20-08:25 |
面部年轻化综合治疗 |
陈锦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08:25-08:35 |
光电技术在颈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董继英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08:35-08:40 |
755纳米翠绿宝石皮秒激光聚焦透镜治疗面部毛孔粗大的疗效评价 |
张菁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5 | 08:40-08:45 |
1064皮秒激光在面部年轻化分区治疗的经验总结 |
王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6 | 08:45-08:50 |
下眼睑细纹的光电治疗探讨 |
吴敏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7 | 08:50-08:55 |
联合非手术技术治疗面部抗衰 |
刘禹杉 | 吉林铭医整形医院 |
8 | 08:55-09:00 |
FOTONA 4D激光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颈部静态性细纹的临床疗效观察 |
崔会新 | 苏州京东方医院 |
9 | 09:00-09:05 |
超脉冲点阵激光联合手术在眼周年轻化中的应用 |
王彦 |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10 | 09:05-09:10 |
聚焦射频在皮肤型鼻唇沟凹陷的临床应用与经验分享 |
刘井清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11 | 09:10-09:15 |
点阵CO2激光改善额部静态皱纹的研究 |
余震 |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
12 | 09:15-09:20 |
眶周光电与注射联合抗衰 |
郑恒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3 | 09:20-09: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30-09:40 |
光电术后色沉的处理时机 |
黄绿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09:40-09:50 |
蜂巢皮秒激光在面部光老化中的自身对照研究 |
曹永倩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3 | 09:50-09:55 |
1064nm皮秒与纳秒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半脸随机对照试验 |
冯家宜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4 | 09:55-10:00 |
手术联合高频电针对眼睑分裂痣的疗效观察 |
唐小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0:00-10:05 |
褐青斑伴黄褐斑光电治疗的临床经验 |
金露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6 | 10:05-10:10 |
富血小板血浆水光联合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分析 |
岳迪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7 | 10:10-10:15 |
调Q激光用于治疗孤立性神经纤维瘤表面色沉的:随访20年无复发的病例 |
郭呈瑞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8 | 10:15-10:20 |
强脉冲光在皮肤美容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
易阳艳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9 | 10:20-10:25 |
激光美容门诊青少年文身情况的调查研究 |
曹永倩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10 | 10:25-10:3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5-10:40 |
一例APT570联合DPL500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体会 |
徐艳娇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
2 | 10:40-10:45 |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婴幼儿高风险血管瘤的临床总结 |
姜疆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3 | 10:45-10:50 |
血管相关损容性皮损的治疗进展 |
姜疆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4 | 10:50-10:55 |
BBL在浅表毛细血管扩张中的应用体会 |
李丽颖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5 | 10:55-11:00 |
不同波段滤光片AOPT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
李微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1:00-11:05 |
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的康复管理 |
雷红召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7 | 11:05-11:1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30-11:45 |
单极射频(thermage)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冯永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1:45-12:00 |
非剥脱点阵激光(飞梭)的临床应用 |
郑恒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30 |
光电术后的皮肤序贯管理 |
董继英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0 |
光电治疗对皮肤创伤性瘢痕的疗效研究 |
姚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3:40-13:50 |
点阵CO2激光综合模式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 |
冯永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3:50-14:00 |
CO2点阵激光早期干预淡化切口瘢痕的影响因素分析 |
张云松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 |
4 | 14:00-14:10 |
点阵射频联合微针注射及皮下分离在治疗痤疮瘢痕中的应用 |
袁泉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5 | 14:10-14:20 |
离子束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 的临床疗效评价 |
姜疆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6 | 14:20-14:25 |
A型肉毒毒素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
卢颖洁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4:25-14:30 |
强脉冲光联合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在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应用 |
庄淑波 | 盈美特(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8 | 14:30-14:35 |
面部痤疮光动力治疗后瘢痕形成伴皮肤愈合不佳个案报道并文献分析 |
唐小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4:35-14:40 |
CO2点阵激光联合调Q1064nm激光治疗创伤性文身伴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
党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4:40-14:50 |
LCR -一种新的瘢痕疙瘩治疗方案 |
武晓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14:50-14:55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㬵(贝复新)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创面愈合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朱李霞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4:55-15:00 |
低能量光疗对外科手术患者减少术后瘢痕形成的META分析 |
叶航羽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15:00-15:05 |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即刻联合超分子水杨酸在痤疮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
龙艳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14 | 15:05-15:10 |
不同激光序贯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分析对比 |
潘虹 | 武汉市第三医院 |
15 | 15:10-15:2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30 |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
樊华 |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
2 | 15:30-15:35 |
激光光纤皮下治疗腋臭的临床研究 |
刘厚生 | 南京江北医院 |
3 | 15:35-15:40 |
低能量DPL联合柳兰提取物治疗面部Ⅰ型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
赵媛媛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4 | 15:40-15:45 |
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
李薇薇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5 | 15:45-15:50 |
扩张前额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最佳激光脱毛时机: 组织扩张期间还是扩张后? |
韩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5:50-15:55 |
负压辅助微波治疗腋窝多汗症及腋臭的并发症分析 |
吴颖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5:55-16:00 |
电离子在皮肤赘生物中的应用及操作技巧 |
何锞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8 | 16:00-16:05 |
聚焦超声对面部容积的影响 |
金婷婷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9 | 16:05-16:10 |
微波治疗腋窝多汗症后出现皮下组织坏死并伴有脂肪液化、血肿、炎症性肿块 |
张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6:10-16:2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5 |
注射美容技术的研究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刘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08:15-08:30 |
透明质酸注射隆颏后颏部骨吸收现象的前瞻性及回顾性临床研究 |
郭小双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8:30-08:45 |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透明质酸引起的视网膜动脉阻塞:基于青紫蓝兔模型的研究 |
徐潇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4 | 08:45-09:00 |
颞部注射填充引起脑梗和失明的解剖学机理及预防 |
吴溯帆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5 | 09:00-09:10 |
透明质酸填充剂改善中国人群下颏后缩: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评估者盲法研究 |
谢芸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09:10-09:20 |
基于超声的颞区空间结构研究 |
赵烨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7 | 09:20-09:30 |
面部主要血管三维解剖及临床应用 |
王成龙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09:30-09:40 |
面孔吸引力与面部审美 |
于浩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09:40-09:5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55-10:10 |
从解剖学角度理解肉毒毒素的作用范围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0:10-10:25 |
三种肉毒素注射法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郭宗科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
3 | 10:25-10:35 |
显微针注射肉毒毒素治疗下睑内侧皱纹的 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
樊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0:35-10:45 |
肉毒素不同注射剂量和方式治疗腓肠肌肥及对小腿塑形的疗效评价 |
周绍龙 | 宜春学院 |
5 | 10:45-10:55 |
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导致视力丧失的研究进展 |
马旭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6 | 10:55-11:05 |
皮内微滴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痤疮的研究 |
李可竹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1:05-11:15 |
基于唇周血管和神经解剖的神经阻滞技术 |
庄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1:15-11:25 |
一种缓解颈纹填充注射疼痛的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方法 |
苏学尚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1:25-11:35 |
抗毒素应用于医源性肉毒毒素中毒的一些问题 |
祁敏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10 | 11:35-11:5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00-12:05 |
主席致辞
吴溯帆
浙江省人民医院
|
||
2 | 12:05-12:50 |
注射美容不良反应相关的解剖结构 |
吴溯帆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3 | 12:50-13:15 |
肉毒毒素上下睑抗衰老联合治疗方案 |
樊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3:15-13:30 |
东方人个性化瘦脸注射策略的探索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13:30-13:55 |
下颌松垂的微创精准诊疗 |
王建 | 南京展超医疗美容诊所 |
6 | 13:55-14:00 |
答疑、总结
吴溯帆
浙江省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15 |
血管内精准注射溶栓救治透明质酸注射美容致眼动脉栓塞的研究------从临床到基础 |
陈敏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2 | 14:15-14:30 |
眶周脂肪室的美学分区在眶周年轻化注射中的应用 |
沈海燕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3 | 14:30-14:45 |
透明质酸钠钝针注射在唇部抗衰老中的临床应用 |
曾令寰 |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4 | 14:45-15:00 |
面部注射美容的技巧和并发症处理 |
胡志奇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5 | 15:00-15:10 |
口周抗衰临床诊疗思路分享 |
马瑶 | 杭州格莱美美容医院 |
6 | 15:10-15:20 |
不同剂量玻尿酸进行面部提升注射点位的优先级选择探讨 |
梁星 | 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美容门诊部 |
7 | 15:20-15:30 |
用显微外科的理念处理玻尿酸注射皮肤栓塞 |
张林宏 | 陕西高一生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8 | 15:30-15:40 |
寻找“看不见”的血管:基于超声的透明质酸精细化注射 |
李之瑾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9 | 15:40-15:5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5-16:10 |
小切口面部提升的进展与多维度面部提升的优势 |
吕京陵 | 上海曲线探索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2 | 16:10-16:25 |
微创下睑年轻化治疗体会 |
罗晓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3 | 16:25-16:40 |
微创技术在眼袋矫正中的应用 |
欧阳天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4 | 16:40-16:50 |
内窥镜辅助腹壁整形术 |
崔鑫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5 | 16:50-17:00 |
机械和超声理疗设备用于腹部肥胖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自身对照,前瞻性,单中心研究 |
李薇薇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6 | 17:00-17:10 |
浅谈注射方式改善重睑形态 |
罗钧 | 重庆米兰柏羽时光医疗整形美容医院 |
7 | 17:10-17:20 |
小切口筋膜缩紧面部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赵永华 | 郑州集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8 | 17:20-17:30 |
研究一种微创、不用剥离创面、术后恢复快、保持时间长的超微固态硅橡胶微创植入技术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应用。 |
曹京敏 | 济南曹博士美容整形医院 |
9 | 17:30-17:4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9 |
CD9通过负调控前导细胞的极化来调节表皮单层的集体趋电性 |
||
2 | 08:09-08:18 |
激活Parkin依赖的线粒体自噬减轻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促进随意皮瓣存活 |
||
3 | 08:18-08:27 |
不同种类的脂肪在体内模型同种异体移植后的转归 |
||
4 | 08:27-08:36 |
免疫检查点CD73塑造恶性黑色素瘤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并提示不良预后 |
||
5 | 08:36-08:45 |
电荷和受体功能性可注射水凝胶作为细胞因子释放库促进慢性伤口愈合 |
||
6 | 08:45-08:54 |
脂肪移植扭转局限性硬皮病皮肤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
7 | 08:54-09:03 |
长链非编码RNA H19 通过自噬促进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性 |
||
8 | 09:03-09:12 |
光响应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基多功能水凝胶促进颅骨缺损修复 |
||
9 | 09:12-09:21 |
超滤吸附法提高大容量颗粒脂肪移植效果的研究 |
||
10 | 09:21-09:30 |
手性半胱氨酸氧化钼纳米颗粒体系的构筑及其在浅表恶性肿瘤光响应诊疗中的应用 |
||
11 | 09:30-09:40 |
休息 |
||
12 | 09:40-09:49 |
调节血管外微环境的可逆温敏水凝胶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治疗皮瓣移植术后血管痉挛 |
||
13 | 09:49-09:58 |
免疫环境对人来源脂肪组织脱细胞基质应用于组织工程的影响 |
||
14 | 09:58-10:07 |
超选动脉内溶栓治疗透明质酸引起的视网膜动脉阻塞:基于青紫蓝兔模型的研究 |
||
15 | 10:07-10:16 |
无酶法制备脂肪组织脱细胞基质的研究 |
||
16 | 10:16-10:25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Warburg效应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
17 | 10:25-10:34 |
温控可注射脂肪脱细胞外基质/富血小板血浆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
18 | 10:34-10:43 |
单细胞多模态组学解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时空异质性及其优势功能亚群对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 |
||
19 | 10:43-10:52 |
基于单细胞水平探索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 |
||
20 | 10:52-11:01 |
基于脱细胞脂肪组织的组织工程乳房构建策略研究 |
||
21 | 11:01-11: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40-11:49 |
“AISS”在躯干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分析 |
||
2 | 11:49-11:58 |
皮秒与纳秒1064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半脸随机对照试验 |
||
3 | 11:58-12:07 |
脂肪胶(SVF-gel)在面部年轻化精细填充中的应用 |
||
4 | 12:07-12:16 |
组织牵张结合骨移植重建方案治疗严重下肢长度短缩畸形 |
||
5 | 12:16-12:25 |
足底内联合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掌或足跟缺损 |
||
6 | 12:25-12:34 |
上睑下垂的矫正与创新 |
||
7 | 12:34-12:43 |
踇甲皮瓣联合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瓦合修复长手指缺损 |
||
8 | 12:43-12:52 |
上颌前部截骨术后鼻唇沟软硬组织的变化以及及面部年轻化的改善-一项回顾性研究 |
||
9 | 12:52-13:01 |
唇裂继发畸形同期齿槽嵴裂修复的研究 |
||
10 | 13:01-13:10 |
歪鼻畸形的功能及形态综合整复 |
||
11 | 13:10-13:20 |
休息 |
||
12 | 13:20-13:29 |
应用计算机心理学实验探讨假体隆乳患者乳房对称性认知的主观偏倚 |
||
13 | 13:29-13:38 |
眼睑重建联合重睑成形术美学修复上睑缺损的临床应用 |
||
14 | 13:38-13:47 |
中国女性内眦的形态学分析——内眦成形术术前决策优化 |
||
15 | 13:47-13:56 |
眶隔脂肪定量释放在矫正泪槽凹陷畸形中的临床效果 |
||
16 | 13:56-14:05 |
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糖尿病足溃疡难愈性的风险 |
||
17 | 14:05-14:14 |
全头皮撕脱伤的“温州经验”---隧道尽头的那束光! |
||
18 | 14:14-14:23 |
双侧血管蒂下腹部皮瓣乳房再造的血供来源选择:双侧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还是带蒂腹直肌肌皮瓣联合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
||
19 | 14:23-14:32 |
应用眶下缘假体改善睑颊过渡的流畅性 |
||
20 | 14:32-14:41 |
腹股沟区全厚皮在儿童皮肤缺损移植中的疗效观察 |
||
21 | 14:41-14:50 |
术前计算机皮瓣设计模拟技术在颜面部肿瘤及畸形中的作用探究 |
||
22 | 14:50-15: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00-15:09 |
纳米银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甲基丙烯化明胶的光热协同抗菌治疗的研究 |
||
2 | 15:09-15:18 |
利用多光子显微镜对黑眼圈皮肤进行光学分类 |
||
3 | 15:18-15:27 |
纳米黑磷/氧化石墨烯功能化的胶原支架联合光热效应及原位仿生矿化促进感染性骨缺损的修复 |
||
4 | 15:27-15:36 |
载软骨细胞的GelMA水凝胶联合3D打印多孔PLA支架 用于耳廓重建 |
||
5 | 15:36-15:45 |
腹壁整形术后经腹直肌前鞘鞘内置管连续泵注罗哌卡因镇痛的临床研究 |
||
6 | 15:45-15:54 |
Bio-Oss骨粉在面中部填充中的应用 |
||
7 | 15:54-16:03 |
一次性成形制备血管侧口显微剪刀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
||
8 | 16:03-16:12 |
鼻整形术后耳部轮廓维持装置 |
||
9 | 16:12-16:21 |
科恩—— 一款新型干细胞外泌体修复产品 |
||
10 | 16:21-16:30 |
应用于金属支架的兼具隔热与抗菌功能的多功能涂层 |
||
11 | 16:30-16:40 |
休息 |
||
12 | 16:40-16:49 |
基于术前3D测量的隆乳联合“双环法”乳房上提术:适应症量化及“王冠法”改良 |
||
13 | 16:49-16:58 |
美西律可用于预防和减少面部皱纹 |
||
14 | 16:58-17:07 |
激光三维成像在整形外科方案设计的应用 |
||
15 | 17:07-17:16 |
S.O.F.T. 手术拉钩—一种眼面部年轻化创新术式辅助器械 |
||
16 | 17:16-17:25 |
国家发明专利:使用反馈式面部解剖教学模型的面部解剖教学方法 |
||
17 | 17:25-17:34 |
骨组织工程微组织的磁性组装技术研发 |
||
18 | 17:34-17:43 |
基于VR技术的颅颌面创伤救治模拟训练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
||
19 | 17:43-17:52 |
智能面部年轻化治疗机器人 |
||
20 | 17:52-18:01 |
一种用于面部手术规划的3D数字面容模型 |
||
21 | 18:01-18:10 |
一种在3D面容图像上自动获取操作部位及注射位点的方法 |
||
22 | 18:10-18:20 |
颁布结果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0 |
乳房整形美容的热点问题 |
谭谦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2 | 08:10-08:20 |
两例乳严重先天乳房畸形修复报告 |
刘春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8:20-08:28 |
乳房整形手术联合腹壁整形术的经验总结 |
崔鑫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4 | 08:28-08:36 |
三维数字扫描技术在不对称乳房整形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
张爱君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5 | 08:36-08:44 |
整形医学摄影中物距对乳房测量参数及形变的影响 |
谢江淼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6 | 08:44-08:52 |
是否放置引流对乳房整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一项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李浩然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08:52-09: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10-09:20 |
腋窝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损伤最小化:内窥镜、超声刀、传送袋的应用 |
单秀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09:20-09:30 |
隆乳术技术发展方向展望 |
徐凯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
3 | 09:30-09:40 |
隆胸术的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 |
赵穆欣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4 | 09:40-09:50 |
假体隆乳术ERAS流程的建立 |
曾昂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09:50-10:00 |
解剖形假体与光面圆形假体隆乳术后乳房三维形态学对比 |
刘跃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0:00-10:10 |
隆乳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李浩然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0:10-10:2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5-10:40 |
晚期乳腺癌切除术后胸壁巨大缺损的整形外科修复 |
孙家明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2 | 10:40-10:55 |
Poland综合征胸部畸形修复手术91例病例报告 |
刘春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0:55-11:0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05-11:15 |
带蒂腹直肌皮瓣联合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同时携带髂腹股沟淋巴组织瓣用于乳房再造同时治疗乳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
宋达疆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2 | 11:15-11:25 |
携带感觉神经的腰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即刻乳房再造术经验分享 |
穆籣 |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3 | 11:25-11:33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血管危象成功挽救一例报告 |
杜星仪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1:33-11:41 |
预防性SIEV瓣外超回流在单蒂DIEP延期乳房再造中的作用 |
马小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1:41-11:49 |
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再造乳房及乳头的经验分享 |
邓呈亮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6 | 11:49-11:57 |
基于患者BMI辅助选择SIEA皮瓣乳房再造的受区肋间隙及血管吻合方式 |
张晓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1:57-12:0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05-12:15 |
对偶真皮瓣法乳头内陷矫正术 |
吴溯帆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2 | 12:15-12:25 |
不同分级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个性化微创手术治疗经验 |
文辉才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2:25-12:35 |
箭式皮瓣法乳头缩小整形术 |
付苏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2:35-12:43 |
自体肋软骨游离移植在重度乳头内陷矫正中的应用 |
刘剑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2:43-12:51 |
经腋皱襞脂肪抽吸联合乳晕下小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
王钠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2:51-12:59 |
乳腺MRI对男性乳房发育手术策略改进的启发 |
夏泽楠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7 | 12:59-13:1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0 |
Natrelle 硅胶光面假体安全性研究 |
杨大平 | 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 |
2 | 13:40-13:48 |
双平面假体植入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复合丰胸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
郭金才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3 | 13:48-13:56 |
复合隆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一项对比研究 |
李政垚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3:56-14:04 |
乳房假体取出患者特征分析研究 |
陈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4:04-14:12 |
一例发生于男性患者的乳房假体相关性鳞状细胞癌的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
韩兵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6 | 14:12-14:20 |
硅橡胶材料表面纹理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包膜形成的影响 |
黄书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14:20-14:28 |
胸神经阻滞在基于假体的乳房整形手术中应用的镇痛效果:一项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张紫盈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4:28-14:36 |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联合 PCIA 对腋下入路假体隆乳术后早期镇痛的效果观察 |
尤茜 | 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有限公司 |
9 | 14:36-14:44 |
术中胸神经阻滞联合术后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静脉镇痛泵在内窥镜辅助下隆乳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
梁灵刚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 |
10 | 14:44-15: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00-15:08 |
水动力系统喷射装置辅助手术清除乳房内不明人工材料 |
冯家宜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2 | 15:08-15:16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AG)探取术后不同乳房重建策略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梁烨华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3 | 15:16-15:24 |
同步脉冲冲洗吸引在乳房人工材料取出手术中的应用 |
毕晔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4 | 15:24-15:32 |
扩张器减容法在奥美定取出分期乳房修复中的应用 |
侯雪迎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5:32-15:40 |
经不同切口和层次注射隆乳材料取出并同期植入假体的临床应用体会 |
刘剑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5:40-15:48 |
手术治疗注射隆乳术后注射物会阴迁移合并局部破溃1例 |
文俊贤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7 | 15:48-15:53 |
PAHG取出后乳房一期重建与二期重建疗效评价的Meta分析 |
陈宣锋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15:53-15:58 |
个性化注射式隆乳材料取出治疗体会 |
毛彤春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9 | 15:58-16:03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上肢、腹部移位一例 |
刘聪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6:03-16: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0-16:20 |
自体脂肪移植隆乳并发症的治疗策略 |
王彪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16:20-16:30 |
影响自体脂肪隆乳术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分析 |
穆大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6:30-16:38 |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后乳头及乳房下皱襞位置变化 |
李尚善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6:38-16:46 |
乳房重建新思路:空间诱导联合脂肪优化技术重建缺损乳房 |
廖云君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5 | 16:46-16:54 |
动态影像学辅助下自体脂肪隆乳术的临床研究 |
张刚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6 | 16:54-17:02 |
乳腺癌放疗术后自体脂肪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陈玉杰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7 | 17:02-17:10 |
三维体积分析脂肪注射间隔时间在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中的作用 |
林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7:10-17:2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30-07:55 |
瘢痕非手术治疗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刘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07:55-08:20 |
术中即刻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体会 |
李小兵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3 | 08:20-08:45 |
章氏超减张缝合技术 |
章一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08:45-09:10 |
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颈部瘢痕中的应用 |
马显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9:10-09:35 |
面颊部瘢痕的临床分型与美学修复策略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09:35-10:00 |
瘢痕疙瘩LCR治疗法 |
武晓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1-10:16 |
IL-4和CCR7在具有家族史患者的瘢痕疙瘩中的重要作用 |
宋可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0:17-10:22 |
糖酵解酶磷酸甘油酸激酶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
秦泽莲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3 | 10:23-10:28 |
病理性瘢痕综合评估体系的探索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10:29-10:34 |
代谢组学分析表明 5-羟基赖氨酸和 1-甲基烟酰胺是瘢痕疙瘩严重程度的代谢指标 |
单梦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10:35-10:40 |
FOXM1激活NEDD4泛素化增强成纤维细胞IGF1/IGF1R通路促进瘢痕疙瘩形成的机制研究 |
程传涛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6 | 10:41-10:46 |
一种发现瘢痕疙瘩基因突变机制的新方法:联合RNA,Hi-C和GWAS测序分析 |
黄佳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7 | 10:47-10:52 |
La相关蛋白LARP6对瘢痕疙瘩内I、III型胶原蛋白差异性调控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 |
苏映军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8 | 10:53-10:58 |
TGF-β1/EGR1/NOX4 轴通过氧化应激调控瘢痕疙瘩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秦海燕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9 | 10:59-11:04 |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瘢痕疙瘩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
陈瞧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0 | 11:05-11:10 |
多组学联合解析瘢痕疙瘩中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及机制 |
邱子锴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1 | 11:11-11:16 |
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 |
李宇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1:17-11:22 |
TWIST1通过调节MEF2A稳定性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信号通路 |
李天浩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3 | 11:23-11:28 |
LSP1P5调控CEBPA基因组蛋白甲基化在瘢痕疙瘩基质沉积中的机制研究 |
顾舒晨 | 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14 | 11:29-11:34 |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NIH 3T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刘名倬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 | 11:35-11:40 |
从代谢物的改变探索病理性瘢痕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新角度 |
杨锦秀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16 | 11:41-11:46 |
间充质干细胞参与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樊军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17 | 11:47-11:52 |
瘢痕疙瘩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其发病相关性的研究及系统性治疗探讨 |
陈瑶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18 | 11:53-11:58 |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上皮间质转化及CD26表达的异质性研究 |
颜洪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5 |
ICGA在皮瓣决策中的辅助作用 |
昝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3:06-13:11 |
采用扩张桡动脉分叶皮瓣游离移植一次重建面部多器官美学亚单位:附典型案例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3:12-13:17 |
超量预扩张皮瓣术后血运障碍因素探讨与对策 |
江旭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3:18-13:23 |
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蒂的预扩张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瘢痕的临床效果 |
何林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3:24-13:29 |
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术后放疗修复胸部正中瘢痕疙瘩 |
黄书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3:30-13:35 |
乳内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放射治疗胸壁瘢痕疙瘩 |
谢昆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7 | 13:36-13:41 |
胸前区预扩张皮瓣对颌颈部瘢痕的亚单位分区修复应用 |
唐银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3:42-13:47 |
颞浅动静脉蒂耳后游离皮瓣移植重建上唇严重瘢痕挛缩畸形一例:新术式及文献回顾 |
杨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3:48-13:53 |
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术后 浅表放疗修复胸部难治性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
黄书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3:54-13:59 |
扩张头皮瓣结合毛囊移植治疗大面积瘢痕秃发术后美学效果观察 |
权鑫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1 | 14:00-14:05 |
无额肌及毛囊的额部超薄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畸形 |
曹子龙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20-14:25 |
儿童瘢痕的分期与综合管理 |
齐鸿燕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2 | 14:26-14:31 |
面部外伤急诊整形处理与修复---抗疤第一道防线 |
胡亚兰 |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
3 | 14:32-14:37 |
应用榫卯原理缝合修复体表直线型瘢痕 |
姜旭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4:38-14:43 |
儿童瘢痕防治体会 |
刘磊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5 | 14:44-14:49 |
脂肪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
王秀侠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4:50-14:55 |
瘢痕治疗第一站——整形外科医生在缝合技能培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
张文超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7 | 14:56-15:01 |
常见线形瘢痕治疗策略 |
胡富华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8 | 15:02-15:07 |
减张缝合减轻皮肤瘢痕:需兼顾持续减张和抑制炎症 |
贾晶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5:08-15:13 |
瘢痕防治的思考 |
谭谦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0 | 15:14-15:19 |
面部扩张潜在危险区——颊部扩张治疗后发现的面肌联动3例 |
王钝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 | 15:20-15:25 |
同位素治疗瘢痕进展及探索研究 |
龚震宇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12 | 15:26-15:31 |
头皮瘢痕应用以FUE毛囊移植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分享 |
李宇飞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13 | 15:32-15:37 |
腕关节万向型外固定支架微创牵引 联合Lando®人工真皮移植治疗腕部瘢痕挛缩畸形 |
王峰 |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35 |
致辞-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 |
||
2 | 08:35-08:40 |
致辞-江西省卫生健康委领导 |
||
3 | 08:40-08:45 |
致辞-国家整形美容质控中心领导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45-09:00 |
国家整形美容质控中心2023年度工作总结 |
龙笑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30 |
2023年度优秀省级质控中心经验介绍——各质控中心主任 |
||
2 | 09:30-10:00 |
第一批质控哨点医院经验分享——各哨点医院负责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00-11:20 |
2024年度工作规划及会议总结
王晓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0 |
开场致辞 |
||
2 | 13:40-14:00 |
智慧化医院管理方向 |
顾建英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3 | 14:00-14:20 |
多院区模式下整形外科的学科发展契机 |
王彪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4:20-14:40 |
公立医院开展医疗美容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
王永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4:40-15:00 |
整形外科学科发展及培训体系建设 |
王丹茹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5:00-15:30 |
2023中国医美市场洞悉报告&公立医美机会对策 |
龚伟 | 美业观察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7:00 |
圆桌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20-07:40 |
谈足不色变 |
聂开瑜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2 | 07:40-08:00 |
静脉皮瓣前世今生 |
魏在荣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30 |
致辞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0 |
创伤急诊修复中几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
刘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08:40-08:46 |
吉林省面部创伤修复的现状与问题:基于17000余例临床病例资料 |
李腾海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3 | 08:46-08:52 |
严重颌面外伤的急诊一期修复 |
杨田野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4 | 08:52-08:58 |
应用改进头皮回植技术治疗大面积头皮撕脱伤:头皮移位回植 |
刘嘉熙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8:58-09:04 |
创伤中心医疗模式下大面积头皮撕脱伤的救治 |
王扬剑 |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09:04-09:10 |
耳后沟切口经腮腺前缘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 |
周航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7 | 09:10-09:16 |
牵张成骨治疗儿童颧上颌复合体骨折 |
蒋书培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8 | 09:16-09:22 |
急诊一期游离第二足趾末节超微型侧方皮瓣姑息式美学再造示中环指指尖缺损 |
张凯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
9 | 09:22-09:28 |
四肢套脱伤的治疗 |
刘铭波 |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
10 | 09:28-09:34 |
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新形势下整形外科面临的挑战 |
陆南杭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11 | 09:34-09:55 |
交流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0-10:10 |
氢气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 |
张一鸣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 | 10:10-10:16 |
年轻个体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介导的miR-125b改善衰老创面愈合不良 |
夏文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0:16-10:22 |
生物电场通过促进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协调创面收缩和再上皮化过程加速创面愈合 |
杨谨瑞 |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
4 | 10:22-10:28 |
低能量激光通过激活毛囊干细胞促进小鼠皮肤创伤愈合 |
陈弋华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5 | 10:28-10:34 |
3D生物打印技术负载皮肤组织再生最小功能单元构建功能性皮肤类器官 |
常鹏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整形外科 |
6 | 10:34-10:40 |
S100A9通过TLR4/ERK1/2促进扩张皮肤的新生 |
张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0:40-10:46 |
核心节律基因Bmal1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 |
滕鹰 | 遵义医科大学 |
8 | 10:46-10:52 |
他扎罗汀通过调节表皮基底层细胞活性促进扩张皮肤新生的实验研究 |
熊绍恒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9 | 10:52-10:58 |
胶原纳米膜包被部分脱蛋白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应用骨组织工程修复大鼠股骨缺损 |
刘家杰 | 南充市中心医院 |
10 | 10:58-11:04 |
一种可自发仿生矿化促进骨再生的静电纺丝ZIF-8/PLA膜 |
王冰倩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11 | 11:04-11:10 |
基于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整合外科治疗模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 |
常树森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12 | 11:10-11:30 |
交流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CD9/Paxillin调节生物电场介导的表皮细胞方向性迁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江旭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3:10-13:16 |
芳香烃受体核转运子(ARNT) 促进骨骼肌再生的作用机制研究与应用 |
李玢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3 | 13:16-13:22 |
EGCG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研究 |
宋雅娟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3:22-13:28 |
罗非鱼皮肤来源的明胶、胶原蛋白和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止血海绵的开发和比较 |
罗亚男 |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
5 | 13:28-13:34 |
新型纳米抗菌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抗菌性能研究 |
冷冰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3:34-13:40 |
富血小板因子血浆联合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颞浅动脉栓塞后皮肤坏死及脱发 |
郭艳萍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7 | 13:40-13:46 |
远端缺血调节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凝血标记物反应的研究 |
雷永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8 | 13:46-13:52 |
糖尿病患者行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可行性分析 |
何溢发 | 苏州明基医院有限公司 |
9 | 13:52-13:58 |
改良神经松解术治疗下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
张演基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10 | 13:58-14:04 |
光固化3D打印水凝胶膜促进大段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
詹怡辰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11 | 14:04-14:10 |
激活细胞自噬促进皮肤软组织扩张皮肤新生 |
杜靖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4:10-14:25 |
交流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30-14:40 |
显微外科技术在皮肤软组织重建中应用及进展 |
宋保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4:40-14:50 |
I期清创联合抗生素骨水泥覆盖,II期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难愈性痛风性创面 |
肖顺娥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3 | 14:50-14:56 |
预扩张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创面6例临床体会 |
吴召森 | 郑州仁济医院有限公司 |
4 | 14:56-15:02 |
阔筋膜以浅次级穿支分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
陆征峰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5 | 15:02-15:08 |
游离第2跖列复合组织瓣倒置修复第一腕掌区复杂缺损病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
王亮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6 | 15:08-15:14 |
超低温冷冻自体皮联合VSD在下肢毁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
赵卓伟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15:14-15:20 |
一方有难,三瓣支援 |
李巍峰 | 沈阳市虹桥医院 |
8 | 15:20-15:26 |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
邵文年 | 盐城同洲骨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9 | 15:26-15:32 |
前臂及手急慢性床上创伤缺损胸脐皮瓣修复效果观察 |
马迁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10 | 15:32-15:38 |
腕管综合征开放手术与关节镜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
刘双阳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11 | 15:38-15:44 |
各类穿支皮瓣在下肢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 |
李海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12 | 15:44-16:10 |
交流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20-16:30 |
皮瓣联合Masquelet膜诱导技术修复小腿皮肤-胫骨复合组织缺损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6:30-16:40 |
跟腱术后皮肤感染创面的皮瓣修复治疗 |
唐明睿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6:40-16:46 |
腓动脉穿支嵌合组织瓣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
张子阳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4 | 16:46-16:52 |
胸背动脉复合皮瓣在一氧化碳中毒合并肢体深度烧伤修复中的应用 |
黄广涛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5 | 16:52-16:58 |
基于3D打印的Masquelet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治疗小儿足踝部骨与软组织缺损 |
印飞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6 | 16:58-17:04 |
股深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腘窝创面的临床效果 |
周涛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7 | 17:04-17:10 |
分期分次抗生素骨水泥联合局部转移皮瓣治疗胫骨骨折相关感染 |
史洪成 | 长春骨伤医院有限公司 |
8 | 17:10-17:16 |
串联双侧股前外穿支皮瓣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李巍峰 | 沈阳市虹桥医院 |
9 | 17:16-17:22 |
带感觉皮瓣在下肢负重区复杂性创面修复中的选择应用 |
曹东升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0 | 17:22-17:28 |
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糖尿病足 |
董其强 | 郑州仁济医院 |
11 | 17:28-17:34 |
躯干穿支皮瓣在修复体表肿瘤及感染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
杨智斌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2 | 17:34-17:50 |
交流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30 |
性别相关整形:概念与进展 |
刘阳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07:30-08:00 |
外阴综合整形手术:趋势与进展 |
朱琳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7 |
女性生殖系统整形与修复协和经验分享 |
龙笑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08:07-08:14 |
小阴唇整形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处理 |
李峰永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8:14-08:21 |
边缘切除法小阴唇整形术中缝线的优化选择 |
毕晔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4 | 08:21-08:28 |
新的阴蒂包皮分型方法及治疗策略初步探索 |
刘美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08:28-08:35 |
青春期及青春期前女性外阴整形术的争议与进展 |
常国婧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6 | 08:35-08:42 |
小阴唇术后畸形的修复方法 |
周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08:42-08:49 |
改良式直接切除联合皮下锁边缝合法小阴唇肥大整形术 |
刘武林 | 苏州市立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07 |
产后腹壁松驰及脂肪堆积的修复策略 |
王明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2 | 09:07-09:14 |
外阴-阴道张力年轻化治疗 |
周传德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9:14-09:21 |
融合型侧方阴蒂包皮与小阴唇:基于阴蒂包皮-小阴唇复合体解剖变异的新分类方法 |
朱琳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09:21-09:28 |
改良边缘切除法在小阴唇整形术中的应用 |
沈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9:28-09:35 |
拱顶石皮瓣联合浅表放疗治疗阴阜瘢痕疙瘩的临床应用体会 |
杨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09:35-09:42 |
女性外阴标准化摄影及解剖学评估 |
康圆博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7 | 09:42-09:49 |
会阴神经阻滞辅助大阴唇隆起整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
陈鑫玥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09:49-09:56 |
小阴唇肥大合并阴蒂包皮过长的复合整形思路 |
吴舒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0-10:17 |
阴道年轻化整形的策略 |
胡亚兰 |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
2 | 10:17-10:24 |
女性会阴整形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精准防控 |
胡葵葵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3 | 10:24-10:31 |
阴道松弛症的治疗 |
谭谦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4 | 10:31-10:38 |
菱形切口与倒T形切口阴道缩紧术的治疗效果比较 |
曹政 |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
5 | 10:38-10:45 |
脱细胞真皮生物束带在女性泌尿外生殖器畸形及盆底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
王阳贇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6 | 10:45-10:52 |
双重缝线法内“8”外“三角”阴道紧缩术 |
李辉 |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 |
7 | 10:52-10:59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阴茎延长增粗手术10年回顾性分析 |
赵月强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8 | 10:59-11: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6 |
性别重置手术的技术要点/经验总结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2 | 13:36-13:42 |
先天性无阴道子宫功能良好患者的治疗策略 |
徐建国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3:42-13:48 |
一项关于中国跨性别女性对再造阴道扩张工具设计的调查 |
常旭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4 | 13:48-13:54 |
阴道再造的治疗进展 |
杨堃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3:54-14:00 |
MRKH综合征阴道闭锁合并始基子宫行阴股沟皮瓣阴道重建临床经验分析 |
苏正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6 | 14:00-14:06 |
隐匿性阴茎合并男性乳腺发育(Concealed penis with Gynecomastia CPG)外科治疗最新进展 |
吴元翼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10-14:16 |
逆行设计在阴茎头重建中的应用 |
刘立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4:16-14:22 |
阴茎缺失的个体化治疗及阴茎再造探索 |
姚海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4:22-14:28 |
带蒂腹直肌肌瓣用于盆腔廓清术盆底重建的初步探讨 |
李广学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4 | 14:28-14:34 |
阴囊平滑肌肉膜组织瓣结合口腔粘膜卷管尿道重建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 |
陈森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4:34-14:40 |
阴股沟组织瓣转移治疗中低位直肠阴道瘘的临床应用及长期随访研究 |
原野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4:40-14:46 |
莲花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修复肛门与会阴缺损6例 |
阳跃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
7 | 14:46-14:52 |
外生殖器巨大面积Paget's病诊治体会 |
王朝阳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8 | 14:52-14:58 |
线性切除法在不同程度小阴唇肥大整形中的应用 |
单秀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00-15:06 |
脂肪脱细胞活性蛋白在私密健康年轻化中的应用 |
李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5:06-15:12 |
超脉冲CO2激光刀在矫治小阴唇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
王彦 |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3 | 15:12-15:18 |
CO2激光在女性会阴部年轻化的应用 |
李惠卿 |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 |
4 | 15:18-15:24 |
生殖器填充剂注射后引起的非血栓性肺栓塞 |
王晨羽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5:24-15:30 |
自注凡士林致阴茎硬化性脂肪肉芽肿的外科治疗及病理分析 |
刘蒙 |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6 | 15:30-15:36 |
左旋聚乳酸用于私密年轻化 |
白宇 | 海南经济特区梅赛尔医院有限公司 |
7 | 15:36-15:42 |
PLLA对阴道黏膜老化的干预作用 |
胡君玲 | 添润医疗美容门诊部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03 |
后颅窝牵张成骨治疗一例婴儿Pfeiffer综合征 |
孔亮亮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 | 07:03-07:06 |
NPWT 辅助治疗婴幼儿腹部切口裂开并切口内高流量肠外瘘1例 |
杨骏逸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3 | 07:06-07:09 |
先天性无阴茎病例报告1例 |
石芬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4 | 07:09-07:12 |
1例化疗后大面积感染性慢性溃疡病例报告 |
陈晓迪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5 | 07:12-07:15 |
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重建儿童腹壁1例 |
李丹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6 | 07:15-07:20 |
讨论 |
||
7 | 07:20-07:23 |
小舌小颌畸形伴咽腔狭小一例 |
蒋书培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8 | 07:23-07:26 |
牵张成骨治疗儿童Mobius综合征呼吸道梗阻1例 |
熊佳更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9 | 07:26-07:29 |
一例先天性鼻裂缺损畸形患儿外科整复及治疗分析 |
邬文莉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0 | 07:29-07:34 |
讨论 |
||
11 | 07:34-07:37 |
表皮痣综合征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白汉祥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12 | 07:37-07:40 |
预扩张皮瓣修复头皮NTRK间叶源性肿瘤术后头皮缺损一例 |
左海亮 | 天津市儿童医院 |
13 | 07:40-07:5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5 |
小儿整形外科2021-2022年进展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 | 08:15-08:25 |
儿童颅骨缺损的手术时机与材料选择 |
曹德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08:25-08:30 |
综合征型颅缝早闭术后颅骨缺损的转归 |
董晨彬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4 | 08:30-08:35 |
半侧颜面短小早期手术对局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 |
陈亦阳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5 | 08:35-08:40 |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儿非病变侧下颌骨形态改变特点 |
陈亦阳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6 | 08:40-08:45 |
颅缝早闭中HOTAIR-miR152-CAMKIIα轴的失调导致破骨细胞分化受损 |
张宋春媛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7 | 08:45-08:50 |
非综合征型颅缝早闭长链非编码RNA及m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兰东怡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8 | 08:50-08:53 |
额部阴模指导眶额成形术治疗crouzon综合征13例报道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9 | 08:53-08:56 |
可吸收材料在颅缝早闭症治疗中的应用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0 | 08:56-08:59 |
大龄Crouzon综合征儿童的牵张成骨治疗 |
崔杰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1 | 08:59-09:02 |
两种特殊类型颅缝早闭症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
孔亮亮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2 | 09:02-09:05 |
Le Fort Ⅰ形截骨联合上牙槽植骨术矫正唇裂术后上颌后缩畸形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3 | 09:05-09:08 |
95例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基因型-表型分析 |
兰东怡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14 | 09:08-09:11 |
三维数据指导下的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治疗Pierre Robin 序列征 |
蒋书培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5 | 09:11-09:14 |
数字化技术在单侧儿童一二鳃弓综合征中面部发育不全治疗中的应用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6 | 09:14-09:17 |
双下颌牵张成骨手术对皮罗序列征患儿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 |
刘佳玉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7 | 09:17-09:20 |
数字化技术指导自体纳米脂肪混合颗粒脂肪移植在儿童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中的治疗体会 |
刘燕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8 | 09:20-09:23 |
婴儿期Robin序列征牵张成骨术前后上气道容积变化的相关分析 |
黎凡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9 | 09:23-09:26 |
综合征性小下颌的治疗策略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0 | 09:26-09:29 |
半侧颜面短小的颌面骨特征分析 |
陈亦阳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21 | 09:29-09:4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40-09:45 |
儿童上睑下垂的动态修复 |
崔杰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 | 09:45-09:50 |
旋转粘骨膜瓣在两瓣法修复“U”型宽腭裂中的应用 |
林向上 |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
3 | 09:50-09:55 |
改良Z成形联合耳甲软骨移植矫正隐耳畸形 |
唐世杰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4 | 09:55-10:00 |
唇部小缺损的修复体会 |
张文显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5 | 10:00-10:05 |
游离脂肪移植增厚咽后壁治疗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 |
陈建兵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6 | 10:05-10:10 |
婴幼儿下颌骨骨折治疗分析 |
成琦 | 武汉儿童医院 |
7 | 10:10-10:15 |
唇红旋转双叶型粘膜和真皮脂肪瓣修复唇裂继发唇部畸形 |
严俊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8 | 10:15-10:20 |
多耳畸形的治疗策略 |
王有晶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9 | 10:20-10:25 |
耳后翻转加盖皮瓣治疗儿童先天性耳垂缺损 |
王有晶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0 | 10:25-10:30 |
儿童唇裂二期鼻畸形鼻翼悬吊修复 |
周启星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11 | 10:30-10:33 |
儿童复杂颌面部骨骨折的治疗体会 |
季易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2 | 10:33-10:36 |
儿童下颌骨骨折的治疗策略 |
季易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3 | 10:36-10:39 |
儿童腭裂修复术后颌面发育的观察研究 |
方成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14 | 10:39-10:42 |
先天性小睑裂内外眦成型术的改进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5 | 10:42-10:45 |
基于前额解剖学(前额脂肪隔室)的扩大剥离的额肌推进技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
曹姣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6 | 10:45-10:48 |
影响儿童中重度上睑下垂术后上睑位置的因素 |
李军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17 | 10:48-10:51 |
双弧形瓣修复唇裂附129例报告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8 | 10:51-10:54 |
先天性单侧唇裂手术瘢痕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
石伦刚 | 梅州市人民医院 |
19 | 10:54-10:57 |
阻断加加盖法治疗颅骨膜血窦 |
韩涛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0 | 10:57-11:00 |
单纯性小耳畸形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
黄莹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21 | 11:00-11:03 |
耳屏缘切口治疗副耳效果分析 |
邓立才 |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
22 | 11:03-11:06 |
耳软骨脱套改型治疗复杂附耳畸形 |
严俊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3 | 11:06-11:09 |
改良V-Y推进皮瓣和耳轮复圆技术治疗隐耳畸形 |
李涵博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4 | 11:09-11:1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15-11:25 |
小鱼际肌皮瓣转位治疗2-3A型拇指发育不良 |
王斌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1:25-11:30 |
2例肿瘤所致儿童虎口狭窄的病例分享 |
田晓菲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
3 | 11:30-11:35 |
APERT综合征手畸形的处理策略 |
邹继军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4 | 11:35-11:40 |
拇指发育不良的显微外科重建 |
沈小芳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5 | 11:40-11:43 |
掌背连续十字形皮瓣成形指蹼一次性治疗Poland综合征手并指畸形 |
印飞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6 | 11:43-11:46 |
改良Bilhaut-Cloquet术结合顺行岛状复合组织瓣治疗小儿Wassel III型多指畸形 |
印飞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7 | 11:46-11:49 |
多并趾畸形的美学修复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8 | 11:49-11:52 |
探讨小儿先天性屈曲指畸形的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 |
宋宝健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9 | 11:52-11:55 |
单侧植皮加三叶瓣指(趾)蹼重建治疗儿童先天性并指(趾)畸形 |
於正福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0 | 11:55-11:58 |
软组织平衡在Wassel IV—D型复拇畸形中的应用 |
李甲 | 徐州仁慈医院 |
11 | 11:58-12:01 |
巨趾足畸形的足型及步态特征研究 |
俞沁圆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12 | 12:01-12:04 |
先天性拇指扳机指的治疗时机 |
李哲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13 | 12:04-12:07 |
带血供的半跖骨复合组织瓣治疗IIIB型拇指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 |
于爱萍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4 | 12:07-12:10 |
双趾动脉岛状瓣修复巨趾畸形附6例报告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5 | 12:10-12:13 |
局部旋转皮瓣修复儿童头皮缺损的应用效果分析 |
李伟清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16 | 12:13-12:16 |
骨与软组织平衡重建技术在改善多指术后严重侧偏畸形外观及功能中的效果分析 |
印飞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17 | 12:16-12:19 |
蝶形皮下蒂皮瓣在先天性并指患儿指蹼成形中的应用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8 | 12:19-12:22 |
手术切除植皮联合病损内激素注射治疗并指/趾术后疤痕疙瘩 |
蒋永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9 | 12:22-12:25 |
不完全型并指畸形的美容矫正 |
於正福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0 | 12:25-12:28 |
六边形皮瓣重建指(趾)蹼在并指(趾)畸形中的应用 |
吴华萍 |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 |
21 | 12:28-12:31 |
计算机辅助游离脂肪移植治疗儿童Poland综合征胸部软组织畸形的疗效观察 |
张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2 | 12:31-12:34 |
基于超级显微外科及3D打印技术的游离足趾侧腹皮瓣修复小儿手指术后畸形 |
印飞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23 | 12:34-12:4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唇鼻部微创美容手术的生物力学基础 |
尹宁北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50-14:00 |
三对弧形瓣修复唇裂附129例报告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3 | 14:00-14:10 |
基于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特点联合运用多种技术的唇腭裂修复模式 |
唐世杰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4 | 14:10-14:20 |
单侧唇裂唇鼻畸形的病理解剖机制及新的理念及技术应用 |
王先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5 | 14:20-14:30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解剖学修复 |
翟弘峰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6 | 14:30-14:40 |
人工智能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在唇裂继发鼻畸形修复应用研究 |
安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7 | 14:40-14:5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05-15:13 |
唇裂二期鼻畸形修复的特点剖析 |
王喜梅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5:13-15:21 |
口轮匝肌力矩平衡重建整复单侧唇裂术后畸形的效果评价 |
李承浩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3 | 15:21-15:29 |
重视唇腭裂修复中的齿槽裂植骨修复 |
翟晓梅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5:29-15:37 |
唇腭裂上颌骨发育不良解剖特点以及临床应用 |
宋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5:37-15:45 |
唇腭裂上颌后缩畸形缝牵引治疗患者的口腔正畸 |
孙晓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5:45-16: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0-16:18 |
大鼠肌组织损伤后纤维愈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
翟俊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6:18-16:26 |
基于CT三维重建的单侧唇腭裂患者咽鼓管形态特征研究 |
姜乐恒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6:26-16:34 |
自体浓缩骨髓血复合β-TCP支架材料修复齿槽嵴裂 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对照研究 |
刘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6:34-16:42 |
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腭裂中巨噬细胞的激活 |
王斌卿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6:42-17: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0 |
致辞
崔海燕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10-08:30 |
改造与还原 |
何乐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08:30-08:50 |
多科协作攻克急慢性重症创面 |
白明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08:50-09:10 |
图像的重建—面颈部静态和动态神经调节 |
李丹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4 | 09:10-09:30 |
整形外科医生如何做好高质量临床研究 |
张菊芳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5 | 09:30-09:50 |
医学美容发展的底层逻辑 |
崔海燕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50-10:05 |
基于胜任力的整形外科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建立研究初探 |
安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2 | 10:05-10:20 |
世界名画中的人体美学欣赏 |
王宇翀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3 | 10:20-10:35 |
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公立三甲整形美容科学科发展 |
尹卫民 | 深圳市君焯医疗美容整形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5-10:50 |
中国求美者行为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患者选择整形外科医生 |
李子铭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0:50-11:05 |
新冠疫情下,一名整形外科博士研究生的思考 |
孙鹏飞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1:05-11:20 |
整形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COME”培养模式 |
陈犹白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4 | 11:20-11:35 |
公立医院整形医生的破圈启示 |
肖一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11:35-11:50 |
应用现有吸脂术塑造腹部精细轮廓 |
丁小邦 | 北京蔚纳斯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45-13:00 |
后疫情时代医生自媒体结合视频直播对医生IP 打造的影响分析 |
周立京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2 | 13:00-13:15 |
医疗美容营销学 |
董玉林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3 | 13:15-13:30 |
整形美容沟通设计理念和信条 |
孙峰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4 | 13:30-13:45 |
躯体整形与人文艺术 |
崔鑫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45-14:00 |
美学指导下的面部年轻化 |
李鹰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2 | 14:00-14:15 |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系统化建设 |
张军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3 | 14:15-14:30 |
不同年龄结构的眶区年轻化问题综合管理策略经验分析 |
靳方方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4 | 14:30-14:45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探讨和分析 |
陶先耀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45-15:00 |
浅谈微创注射方式改善重睑形态 |
罗钧 | 重庆米兰柏羽时光医疗整形美容医院 |
2 | 15:00-15:15 |
国家自然基金标书的撰写体会 |
张连波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3 | 15:15-15:30 |
未来美学体系与注射相关上面部解剖 |
王国宝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4 | 15:30-15:45 |
东方审美引导下透明质酸钠联合肉毒素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黄成刚 | 上海复睿颜医疗美容诊所 |
5 | 15:45-16:00 |
美容修复眉毛黑痣一例及思考 |
刘光晶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00-16:10 |
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激光专业带教中的应用 |
何小庆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6:10-16:20 |
个性化医疗风险管理对提高整形外科满意度的临床应用探讨 |
刘阳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6:20-16:30 |
术后定期电话随访对提高光电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的探讨 |
刘益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6:30-16:40 |
高原气候条件下工作人员冻伤发病现状调查 |
刘若兰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40-16:50 |
1例4期卵巢癌合并双下肢2期淋巴水肿患者的人文护理 |
田凌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6:50-17:00 |
整形外科巨痣患儿多次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施孟冬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3 | 17:00-17:10 |
人文关怀在临床的管理 |
张馨月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8:00-18:15 |
减少脉管畸形手术出血的措施 |
董长宪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2 | 18:15-18:30 |
静脉畸形中的血管塑形障碍、机制及雷帕霉素干预研究 |
袁斯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3 | 18:30-18:45 |
体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的手术、介入栓塞及联合治疗 |
袁斯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4 | 18:45-19:45 |
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进展(2022-2023) |
林晓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9:45-20:00 |
淋巴管畸形的个体化治疗选择 |
秦中平 | 临沂市肿瘤医院 |
6 | 20:00-20:15 |
介入封堵加无水乙醇联合手术切除治疗p-w综合征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7 | 20:15-20:30 |
物以类聚的罕见病-PIK3CA相关过度生长疾病谱 |
林晓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20:30-20:45 |
龟头静脉畸形的治疗探讨 |
欧阳天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9 | 20:45-21:00 |
激光光纤联合硬化注射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
欧阳天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38 |
可吸收材料在单纯颅缝早闭症治疗中的应用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 | 08:38-08:46 |
眶距增宽症整复外科手术治疗十年经验回顾及有关新进展 |
杨斌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8:46-08:54 |
罕见颅面30号裂:2例临床报道 |
张智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08:54-09:02 |
AR(增强现实)技术在额眶截骨降低手术中的应用 |
毕洪森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5 | 09:02-09:05 |
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对儿童单侧颅面短小畸形咽腔形态及通气功能的影响 |
刘伟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09:05-09:08 |
眶距增宽症治疗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
袁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09:08-09:11 |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中颌骨与下牙槽血管发育情况的观察 |
孔亮亮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8 | 09:11-09:14 |
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颅底形态学的测量研究 |
马伦昆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09:14-09:17 |
半侧颜面短小患者下颌支骨密度的MSCT研究 |
李曦源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09:17-09:20 |
颅面短小症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焦点和趋势 |
刘子扬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09:20-09:23 |
3D设计合并数据导板指导治疗Treacher- Collins Syndrome上颌骨畸形治疗6例报道 |
季易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2 | 09:23-09:26 |
数字化3D设计和3D打印技术在眶距增宽手术治疗中的系统化应用 |
黄庆华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3 | 09:26-09:29 |
不同方向后颅牵张成骨对综合征型颅缝早闭后颅体积的影响 |
施丽君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4 | 09:29-09:32 |
基于光学手术导航系统的经缝牵引成骨术在矫正面中部发育不良中的应用 |
陈玉杰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15 | 09:32-09:35 |
杓骨脱位:面部骨性轮廓手术后罕见的并发症 |
姜陶然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6 | 09:35-09:38 |
Robin序列征中甲状软骨上抬空间的观察 |
李军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17 | 09:38-09:41 |
吹口哨面容综合征研究进展 |
梁迎香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18 | 09:41-09:44 |
下颌骨牵张成骨对比植骨对HFM患儿气道形态和颅面部的三维测量研究 |
李宏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0-10:08 |
102例颅缝早闭症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研究 |
吴颖之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2 | 10:10-10:13 |
增强现实技术手术导航在颌面外科的应用进展 |
夏宋夏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0:13-10:16 |
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
杨开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4 | 10:16-10:19 |
整形外科医生如何应用元宇宙 |
孙鹏飞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0:19-10:22 |
单照片重建、3D扫描图像测量法与直接人体测量法的精度、准确性比较 |
汤洁莹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6 | 10:22-10:25 |
人机协同开颅手术机器人的模型试验 |
张艺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10:25-10:28 |
基于LCD光固化3D生物打印系统的构建及初步研究 |
刘炳彰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8 | 10:28-10:31 |
复合石墨烯的多孔钛合金支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体内研究 |
孙旭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10:31-10:34 |
L-WNT3A促进自体骨移植物成骨的作用研究 |
孙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10:34-10:37 |
Crouzon综合征中硬脑膜细胞通过Hippo/YAP介导的 转录调控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
董新航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10:37-10:40 |
生物信息学结合基因组学探究广义颅面短小畸形潜在致病基因 |
珊巴嘎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2 | 10:40-10:43 |
通过转录组测序探究半侧颜面短小患侧面部脂肪组织表达异常 |
刘炳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3 | 10:43-10:46 |
颌面部骨修复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吴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0:46-10:49 |
氨甲环酸在颅颌面外科中的疗效评价 |
罗宇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00-11:08 |
3D打印导板辅助下对合并颅颌面不对称的小耳患者进行再造耳廓定位的优势 |
康深松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2 | 11:08-11:16 |
3D打印假体在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3 | 11:16-11:19 |
不同类型唇裂鼻患者的鼻通气功能与CT影像的鼻腔解剖特点 |
吴菁菁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4 | 11:19-11:22 |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在半面短小症下颌骨畸形膨体植入矫正中的应用研究 |
何志 |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
5 | 11:22-11:25 |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颞浅动脉顶支三维分型研究 |
廖晓霜 |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
6 | 11:25-11:28 |
磁导航定位系统机器人辅助半面短小牵引器植入术的模型实验 |
金秉燮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11:28-11:31 |
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后咬肌变化的回顾性研究 |
韩文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11:31-11:34 |
单侧齿槽嵴裂患者梨状骨的三维分析与力学分析 |
李斯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1:34-11:37 |
智能导航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杜姗姗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10 | 11:37-11:40 |
数字化外科技术应用于头颈部修复重建的临床价值与经效评价 |
孙荣昊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11 | 11:40-11:43 |
数字三维成像技术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面颈部皮肤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杨晓敏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2 | 11:43-11:46 |
牵引成骨与经缝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全的对比分析研究 |
郝建锁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牙颌面畸形整形重建的整体与平衡考量——骨性III类部分 |
王涛 | 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有限公司 |
2 | 13:38-13:46 |
上颌正颌手术数字化设计应用体会及回顾分析 |
侯敏 | 天津市口腔医院 |
3 | 13:46-13:54 |
手术优先矫正重度下颌前突患者的口腔正畸 |
孙晓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3:54-13:57 |
下颌偏颌畸形的正畸治疗 |
魏良富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3:57-14:00 |
上颌前份和下颌根尖下截骨矫正尖嘴畸形的思考 |
唐晓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4:00-14:03 |
正颌外科在综合征型颅缝早闭中的应用进展 |
赵琛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4:03-14:06 |
计算机辅助下手术优先SSRO后面部轮廓修整在东亚人群中的应用 |
赖晨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8 | 14:06-14:09 |
上颌前部截骨术后软硬组织变化及面部年轻化:一项三维测量研究 |
赵芳宁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9 | 14:09-14:12 |
手术优先模式在数字化正颌手术治疗偏颌畸形中的应用 |
陈哲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4:12-14:15 |
个体数字化正颌外科联合全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面部颌骨畸形初探 |
高翔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1 | 14:15-14:18 |
改良弧形Le Fort I型骨切开术联合自体骨移植改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合并面中发育不全患者面部轮廓 |
陈楷 |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12 | 14:18-14:21 |
改良LefortI型上颌骨前壁四边形截骨改善面中部凹陷2例报告 |
张斌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3 | 14:21-14:24 |
小切口Le Fort Ⅲ型截骨术治疗综合征型面中部发育不足 |
王瑞晨 |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
14 | 14:24-14:27 |
自体颗粒状髂骨松质骨移植在单侧牙槽嵴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
谢思田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15 | 14:27-14:30 |
上颌前突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
何锦泉 | 广州广大医院有限公司 |
16 | 14:30-14:33 |
术中CT在偏颌畸形正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
马东洋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40-14:48 |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靳小雷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4:48-14:56 |
病例报告:脂肪填充改善半侧颜面萎缩患者眼球凹陷术中发现穹窿隐藏的5枚隐形眼镜 |
赵明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4:56-14:59 |
3D技术结合自体肋软骨联合游离筋膜瓣移植修复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 |
何林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4:59-15:02 |
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患者供区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相关体外研究 |
高秋妮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5 | 15:02-15:05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脂肪移植治疗硬皮病 |
王晨羽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5:05-15:08 |
医源性面神经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
丁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15:08-15:11 |
降口角肌切除联合肉毒毒素治疗面肌联动 |
杨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5:11-15:14 |
18例面瘫功能性矫正经验总结 |
李辰龙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9 | 15:14-15:17 |
股薄肌移植受跨面神经支配与咬肌神经支配治疗迟发性面瘫的比较研究 |
瞿思维 | 中日友好医院 |
10 | 15:17-15:20 |
面神经颞支在颧弓区的精细解剖学研究 |
张千 | 大连医科大学 |
11 | 15:20-15:23 |
筋膜悬吊矫正歪嘴哭面容 |
雷博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2 | 15:23-15:26 |
游离旋髂浅动脉/腹壁浅动脉脂肪筋膜瓣在局限性硬皮病面部重建中的应用 |
谢江淼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3 | 15:26-15:29 |
一种将三维面部模型定向到自然头部位置的新方法 |
殷安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5:48 |
第20届西雅图国际颅面外科大会热点分享 |
杨娴娴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5:48-15:56 |
自体骨“镜像”手术:儿童颅骨缺损修复新途径22例报告 |
傅继弟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5:56-15:59 |
2010至2020年整形外科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曾涵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5:59-16:02 |
颅内肿瘤术后神经营养不良性角膜炎的外科治疗:角膜感觉的重建 |
王炜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6:02-16:05 |
数字医学在颅领面外科应用及进展九院经验 |
肖文天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6:05-16:08 |
汉族女性人群鼻翼动度的光学三维动态测量及鼻翼动态美学分级研究 |
钟业宏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6:08-16:11 |
以视觉面中部缩窄为目的的双侧耳廓抬高术 |
李川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8 | 16:11-16:14 |
数码相机在面部整形患者不同拍摄背景的效果比较 |
安俊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9 | 16:14-16:17 |
激光三维扫描在女性鼻根点的美学评估中的初步应用和探讨 |
冯修远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10 | 16:17-16:20 |
多光子显微镜对黑眼圈皮肤的光学特征分析 |
侯亦康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11 | 16:20-16:23 |
面部脂肪移植三维数字化体积测量的对比研究 |
吴荣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2 | 16:23-16:26 |
中国汉族青年唇部形态的三维测量研究 |
武思乔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13 | 16:26-16:29 |
斜颈引发面中下部不对称的特征分析及手术策略制定 |
李澍源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6:29-16:32 |
鼻整形过程中鼻面关系的探讨 |
张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 | 16:32-16:35 |
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揭示百万数量级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黑眼圈水平在面部皮肤老化过程的变化 |
李天浩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6 | 16:35-16:38 |
假体隆眉术后多次使用万古霉素并发生速发型、迟发性型红人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
臧天颖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17 | 16:38-16:41 |
部分或全部鼻再造的临床经验 |
王先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18 | 16:41-16:44 |
对侧下颌骨外板夹心植骨矫正面下部不对称的临床效果 |
闫凯丽 | 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19 | 16:44-16:47 |
后天性唇部缺损的美学修复 |
张景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0 | 16:47-16:50 |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低门槛整形外科术前数字化重建 |
王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1 | 16:50-16:53 |
儿童、疾病面容平面测量学与立体测量学方法的评价 |
刘润竹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2 | 16:53-16:56 |
基于3D数字面容的智能水光针注射机器人 |
张芸睿 | 清华大学 |
23 | 16:56-16:59 |
一种基于激光散斑对比成像和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辅助瘢痕疙瘩的评估工作流程 |
李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4 | 16:59-17:02 |
GPT-4:整形美容手术咨询的未来趋势? |
李子铭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10-08:30 |
毛发医学的大数据分析与发展前景 |
胡志奇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2 | 08:30-08:50 |
头皮瘢痕的综合治疗 |
蒋文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8:50-09:10 |
植发机器人技术与传统毛囊单位钻取术在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植发手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
吴文育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4 | 09:10-09:30 |
临床化改进干细胞技术应用于毛发再生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 |
杨旅军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40-09:50 |
毛发移植不同手术方法的选择与并发症防治 |
李宇飞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2 | 09:50-10:00 |
毛囊单位钻取术在男性女性型脱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
林尽染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3 | 10:00-10:10 |
不同毛囊种植方式在毛发移植术中的应用及临床分析 |
刘剑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4 | 10:10-10:20 |
基于湿性愈合理念的创面管理促进FUE毛发移植术供区点状创面恢复 |
张栋益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5 | 10:20-10:30 |
毛囊单位提取移植术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米诺地尔治疗继发性瘢痕秃发的临床效果 |
薛萍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0:30-10:40 |
毛发移植手术的系统控制 |
刘阳 | 广东祈福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50-11:00 |
毛发移植术后受区头皮坏死案例分析(Recipient Site Scalp Necrosis: A Ra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Hair Transplantation) |
苗勇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2 | 11:00-11:10 |
不剪发植发在女性发际线移植的应用 |
吴巍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1:10-11:20 |
脂肪移植和毛发移植联合治疗头皮瘢痕的临床应用 |
谢祥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4 | 11:20-11:30 |
长发植发在发际线中的应用体会 |
刁永峰 | 四川华美紫馨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5 | 11:30-11:40 |
“安全供区”到底有多大 |
王勇 | 杭州大麦整形外科门诊部有限公司 |
6 | 11:40-11:50 |
长发植发经验分享 |
刘海 | 长沙美莱医疗美容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中胚层疗法操作要点和规范 |
周易 | 浙江省皮肤病医院 |
2 | 13:10-13:20 |
肉毒素治疗雄激素脱发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
蓝翊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13:20-13:30 |
头皮文饰技术及其在脱发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谢昕芳 | 天津市口腔医院 |
4 | 13:30-13:40 |
ReCell®治疗白癜风毛发相关色素脱失的成功转化。 |
杨伊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13:40-13:50 |
CGF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观察与评价 |
赵芳宁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6 | 13:50-14:00 |
应用LLLT治疗1383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疗效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 |
易延华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10 |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张菊芳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2 | 14:10-14:20 |
智能化全病程管理在脱发治疗和手术中的应用 |
张予晋 |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3 | 14:20-14:30 |
富血小板血浆在脱发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
程文洁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4:30-14:40 |
女性型脱发相关实验室指标解读 |
钱锡飞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5 | 14:40-14:50 |
光电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研究进展 |
李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4:50-15:00 |
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非那雄胺治疗AGA患者的疗效观察 |
周亚刚 | 长沙芙蓉美德思医疗美容门诊部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30 |
脂肪脱细胞活性蛋白促毛发生长:从基础到临床 |
李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5:30-15:40 |
毛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纳米囊泡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研究 |
王祥盛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3 | 15:40-15:50 |
与雄激素性脱发严重程度相关的可调节生活行为因素—— 基于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大样本横断面数据研究 |
龚震宇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4 | 15:50-16:00 |
眉毛移植美学评估 |
程含皛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5 | 16:00-16:10 |
CircRNA-miRNA-mRNA 网络分析在雄激素脱发治疗的应用 |
魏韩笑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6 | 16:10-16:20 |
多能活性因子复合物在毛发再生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
龙婕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7 | 16:20-16:30 |
毛发移植术后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防止脱发的护理关键技术构建 |
王红霞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30-16:40 |
头皮扩张术修复瘢痕性秃发 |
宋维铭 | 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美容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2 | 16:40-16:50 |
睫毛移植术后不自然外观修复经验 |
樊哲祥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3 | 16:50-17:00 |
胶原蛋白与毛发周期相关研究进展汇报 |
程含皛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4 | 17:00-17:10 |
毛囊单位钻取术治疗头皮盘状红斑狼疮1例 |
杨凯 |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 |
5 | 17:10-17:20 |
毛囊单位提取术(FUE)治疗烧伤后眉毛缺失的经验分享 |
房超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6 | 17:20-17:30 |
倒睫电解器电解白发联合单株毛囊移植治疗白癜风伴毛发色素脱失疗效观察 |
武毅 |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7 | 17:30-17:4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30 |
开幕式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2 |
穿支皮瓣在体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霍然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2 | 08:42-08:54 |
双轴平行旋转皮瓣临床应用 |
陈伟华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3 | 08:54-09:00 |
Reading Man皮瓣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刘月明 |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
4 | 09:00-09:06 |
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 |
邹新龙 | 沈阳二四二医院 |
5 | 09:06-09:12 |
皮瓣预制与组织扩张技术结合进行全面部重建 |
乔治华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6 | 09:12-09:18 |
内窥镜技术在皮瓣外科中的应用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7 | 09:18-09:2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25-09:37 |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皮瓣修复 |
郑东风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2 | 09:37-09:43 |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 |
孟宪熙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3 | 09:43-09:49 |
显微削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应用 |
简扬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4 | 09:49-09:55 |
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合并深部死腔的难愈性创面 |
陈黎明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5 | 09:55-10:01 |
运动训练对股前外侧皮瓣穿支管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陶先耀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6 | 10:01-10:07 |
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软组织缺损 |
王欣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7 | 10:07-10:13 |
股前外侧皮瓣新的血供来源-旋股外侧动脉斜支的解剖学研究 |
程俊楠 | 苏州瑞华骨科医院 |
8 | 10:13-10:2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0-10:32 |
美容术后创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与处理原则 |
祝联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0:32-10:38 |
Masquelet技术结合急性扩张皮瓣在头面部创面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
华祖广 |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0:38-10:44 |
超长颈部斜行皮管用于修复钛板颅骨成形术后多发皮肤缺损——5年随访研究 |
王迪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0:44-10:50 |
颌面软组织合并骨折复合损伤救治病例报道 |
王婷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0:50-10:56 |
严重眼窝闭锁的手术设计和修复 |
张英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0:56-11:02 |
额部旁正中皮瓣在老年狗咬伤后鼻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
何牧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1:02-11:08 |
累及鼻窦的面部复杂缺损创面修复方法与临床效果 |
梁鹏飞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8 | 11:08-11:14 |
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头颈部软组织创面缺损的应用研究 |
闫冰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9 | 11:14-11:20 |
局部皮瓣在唇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刘海鹏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0 | 11:20-11: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2 |
臀部褥疮的治疗策略 |
王先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2 | 13:42-13:48 |
巨大双叶皮瓣修复躯干部皮肤缺损 |
王永振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3 | 13:48-13:54 |
阴囊双蒂皮瓣联合拱顶石皮瓣修复阴部大面积乳房外Paget病继发缺损 |
艾勇 |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
4 | 13:54-14:00 |
臀部压疮“田”字分区采用分区皮瓣修复压疮创面 |
周健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5 | 14:00-14:06 |
去皮肤股薄肌筋膜脂肪瓣应用于盆腔廓清术后盆底重建的研究 |
张辰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6 | 14:06-14:12 |
横行H形皮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临床分析 |
王海涛 | 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 |
7 | 14:12-14:18 |
慢性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经验 |
陆南杭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8 | 14:18-14: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30-14:36 |
成人四肢骨慢行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整形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
张心灵 | 北京医院 |
2 | 14:36-14:42 |
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封闭截肢残端大型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
李林 |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 |
3 | 14:42-14:48 |
穿支皮瓣在手指深度创面的应用体会 |
付妍婕 | 临沂市人民医院 |
4 | 14:48-14:54 |
游离微型皮瓣精准美学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
张凯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
5 | 14:54-15:00 |
游离拇趾腓侧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在修复指腹创面中的疗效比较 |
李甲 | 徐州仁慈医院 |
6 | 15:00-15:06 |
严重肢体损伤的保肢治疗 |
王强 |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
7 | 15:06-15:1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15-15:27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成人四肢慢性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
杨欣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2 | 15:27-15:39 |
小腿不同节段胫骨外露创面的皮瓣修复策略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5:39-15:45 |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和足底内侧皮瓣在修复足跟部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
陈玉杰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4 | 15:45-15:51 |
足底外侧动脉第5跖骨穿支皮瓣修复前足底外侧创面 |
张国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5:51-15:57 |
股前外侧岛状肌皮瓣修复股骨大转子压疮 |
赵遵江 |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6 | 15:57-16:03 |
深度烧伤后关节毁损的修复 |
张永宏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7 | 16:03-16:09 |
不同形式的带血运髂骨瓣修复四肢复杂骨缺损创面 |
周鑫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8 | 16:09-16:15 |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
付记乐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9 | 16:15-16:2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25-16:37 |
重视医源性创面的防治 |
刘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16:37-16:43 |
口腔癌术后皮瓣供区伤口愈合不良处理 |
梁伟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3 | 16:43-16:49 |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
康群军 |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
4 | 16:49-16:55 |
带蒂轴型皮瓣用于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
卢颖洁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6:55-17:01 |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溃疡的前瞻性研究 |
吉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6 | 17:01-17:07 |
海分枝杆菌致游泳池肉芽肿2例分析 |
吕仁荣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7 | 17:07-17:13 |
肌皮瓣转移修复治疗乳腺癌患者放射性溃疡:回顾性研究 |
豆哲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8 | 17:13-17:2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5 |
开幕式短片 |
||
2 | 08:05-08:10 |
奏唱国歌 |
||
3 | 08:10-08:15 |
中华医学会会长致辞
赵玉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
4 | 08:15-08:20 |
院士致辞
董家鸿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
5 | 08:20-08:25 |
江西省医学会—会长致辞
丁晓群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
6 | 08:25-08:30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领导致辞
谭友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7 | 08:30-08:35 |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致辞
王晓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
8 | 08:35-08:40 |
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致辞
王大方
中华医学会
|
||
9 | 08:40-08:50 |
第十届专科委员会委员视频介绍+集体亮相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10-09:30 |
临床质量安全管理在整形外科高质量发展中的意义 |
王晓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09:30-09:50 |
对整形外科学理的思考与探究 |
栾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9:50-10:10 |
创建国家整形外科未来临床体系的思考 |
蒋海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0:10-10:30 |
创新,整形外科学科发展之踵 |
李青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0:30-10:50 |
整形外科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举措 |
孙家明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6 | 10:50-11:10 |
医学科普对于促进整形美容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
熊伟 |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1:10-11:30 |
人才队伍建设在学科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
郭澍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30-11:40 |
脂肪移植扭转局限性硬皮病皮肤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评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蔡俊荣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2 | 11:40-11:50 |
上睑下垂的矫正与创新 |
仓正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1:50-12:00 |
科恩—— 一款新型干细胞外泌体修复产品 |
周游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00-12:20 |
伊妍仕材料特性与新生机制 |
张菊芳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2 | 12:20-12:30 |
芮艾瑅多通道射频面部年轻化临床应用及实验探究 |
姚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30-13:00 |
面颈部疤痕挛缩的手术治疗 |
文辉才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6 |
趾端AVM介入治疗结果差异性分析 |
樊雪强 | 中日友好医院 |
2 | 13:36-13:42 |
颌骨中心性动静脉畸形伴出血的治疗 |
李克雷 | 临沂市肿瘤医院 |
3 | 13:42-13:48 |
肌内非典型性动静脉畸形的个体化治疗 |
王彦林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4 | 13:48-13:54 |
兔颅外动静脉畸形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
崔杰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5 | 13:54-14:00 |
儿童和成人脉管畸形的临床结局评价与社会心理测量 |
贾赫尘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4:00-14:06 |
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栓塞联合手术修复重建治疗 |
孙斌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7 | 14:06-14:12 |
眼周动静脉畸形:临床分型和治疗策略 |
杨希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14:12-14:18 |
经皮直接穿刺行乙醇硬化治疗子宫动静脉瘘后成功妊娠1例 |
王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4:18-14:24 |
手术综合治疗复杂型动静脉畸形 |
龚毓宾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4:24-14:30 |
肢体动静脉畸形:动态流量控制技术下的无水乙醇介入治疗 |
华晨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14:30-14:36 |
动静脉畸形治疗:介入和手术及多学科技术的联合 |
金云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2 | 14:36-14:42 |
介入栓塞联合手术治疗重症动静脉畸形 |
左松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50-14:56 |
大头畸形-毛细血管畸形成年患者病例报告1例并文献回顾 |
施孟冬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2 | 14:56-15:02 |
全身麻醉对光动力治疗葡萄酒色斑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 |
潘蕾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3 | 15:02-15:08 |
鲜红斑痣手术治疗的选择 |
雷少榕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4 | 15:08-15:14 |
光动力治疗后完全消退的葡萄酒色斑的组织学特征:7年随访 |
韩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5:14-15:20 |
葡萄酒色斑单中心流行病学统计研究 |
赵晨薇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6 | 15:20-15:26 |
增厚型葡萄酒色斑的统计研究 |
赵晨薇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7 | 15:26-15:32 |
增厚型葡萄酒色斑的治疗进展 |
马刚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15:32-15:38 |
11例儿童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症系统性回顾 |
何瑞 | 河南省儿童医院 |
9 | 15:38-15:44 |
HMME-PDT治疗PWS对皮肤屏障的影响 |
李东升 | 武汉市第一医院 |
10 | 15:44-15:50 |
两种不同HMME-PDT治疗中国儿童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
张高磊 | 首都儿科研究所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0-15:56 |
卡波西样淋巴管瘤病的研究进展 |
郭晓楠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5:56-16:02 |
复杂性淋巴管畸形临床特点分析及疾病诊疗初探 |
邱桐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3 | 16:02-16:08 |
雷帕霉素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效应 |
邬文莉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4 | 16:08-16:14 |
PIK3CA非热点突变引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临床表型 |
陈鸿锐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6:14-16:20 |
外用西罗莫司治疗儿童体表微囊型淋巴管畸形20例临床观察 |
徐伟洋 | 河南省儿童医院 |
6 | 16:20-16:26 |
2次不完全切除后的良性淋巴管内皮瘤的外科治疗:病例报道一例及文献综述 |
陆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6:26-16:32 |
经脐单通道腹腔镜辅助切除联合药物烧灼治疗腹腔淋巴管瘤 |
王武愉 | 无锡市儿童医院 |
8 | 16:32-16:38 |
儿童和成人腹腔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
杨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9 | 16:38-16:44 |
躯干卡波西型血管淋巴管瘤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 |
詹明坤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7:00-17:06 |
罕见脉管肿瘤合并脉管畸形两例 |
龚雪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 17:06-17:12 |
1例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病例报告 |
苏鹏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3 | 17:12-17:18 |
服用卡瑞利珠单抗致眼睑反应性毛细血管瘤1例 |
林雨昕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4 | 17:18-17:24 |
博来霉素-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巨囊型淋巴管畸形伴感染一例 |
於林军 |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
5 | 17:24-17:30 |
消融、手术阶梯治疗静脉畸形局限性血管内凝血病(LIC)合并下肢关节挛缩1例经验分享 |
邰茂众 | 临沂市肿瘤医院 |
6 | 17:30-17:36 |
一例颈部巨大先天性血管瘤的整形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
张璠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7:36-17:42 |
手术治疗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
刘学键 |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 |
8 | 17:42-17:48 |
疣状静脉畸形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1例 |
李婧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08 |
下睑区病损的皮瓣修复 |
马显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4:08-14:16 |
眼轮匝肌蒂皮瓣在眼睑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经验解析 |
郑永生 | 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3 | 14:16-14:24 |
眼睑软组织缺损的美容修复 |
张金明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4 | 14:24-14:32 |
结膜囊再造和眶容积定量技术在无眼畸形再造修复中的应用 |
张英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4:32-14:40 |
自体脂肪移植在矫正外伤性眼球内陷中的应用 |
陈辉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6 | 14:40-14:48 |
眼部美容手术与泪液引流系统异常的关系 |
于浩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4:48-14:56 |
基于碘染色及高分辨率微型CT扫描的泪槽和睑颊沟的解剖学研究 |
陈树秀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4:56-15:04 |
轮匝肌为蒂的眉上岛状皮瓣修复义眼座暴露结膜囊畸形中的应用 |
张珍珍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9 | 15:04-15:12 |
改良巩膜瓣松解前徙伴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评估 |
吴丹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10 | 15:12-15:20 |
π形耳软骨在面瘫后下睑退缩治疗中的应用 |
王文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15:20-15:28 |
下睑睑板条悬吊外眦缝合缩短术对难治性面瘫眼部外观及功能的改善 |
何牧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5:48 |
内眦研究临床进展 |
张舵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2 | 15:48-15:56 |
内眦赘皮治疗的原理与实践 |
亓发芝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3 | 15:56-16:04 |
重睑的类型及与内眦赘皮的关系 |
谭谦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4 | 16:04-16:12 |
四步法切开重睑成形术与双平面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临床体会 |
王太玲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6:12-16:20 |
内眦赘皮修复方法 |
甘承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6 | 16:20-16:28 |
小切口埋线法矫正退化性内眦松弛的临床研究 |
李文琳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7 | 16:28-16:36 |
内眦纤维带在亚洲人中、重度内眦赘皮成因及临床应用研究 |
王诗萌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8 | 16:36-16:44 |
伴有中重度上睑凹陷的重睑术的对策 |
赵成利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9 | 16:44-16:52 |
下睑缘切口联合微小三角瓣内眦赘皮矫治术 |
陈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7:00-17:50 |
内眦赘皮专题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鼻美容亦或鼻再造 |
范飞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38-13:46 |
鼻尖稳定支架的构建 |
王克明 | 北京八大处第二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3 | 13:46-13:54 |
肋软骨鼻整形的研究进展 |
宋丹丹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4 | 13:54-14:02 |
肋软骨皮质在单侧唇裂鼻孔对称性整形中的应用 |
卿勇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5 | 14:02-14:10 |
讨论 |
||
6 | 14:10-14:18 |
自体肋软骨“集成支架法”在鼻综合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晋培红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7 | 14:18-14:26 |
一体化肋软骨骨支架在鼻整形中的应用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8 | 14:26-14:34 |
回旋镖形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在鼻整形中的应用 |
王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4:34-14:42 |
自体肋软骨颗粒鼻翼基底填充术在鼻整形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
林广贤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10 | 14:42-14:5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50-14:58 |
自体耳软骨支架制作在鼻尖整形的中应用 |
文辉才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4:58-15:06 |
“隐形切口”+全耳软骨鼻整形手术的应用体会 |
孙燚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3 | 15:06-15:14 |
蛇形ePTFE鼻尖移植物联合耳软骨在亚洲鼻整形术中临床应用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
安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4 | 15:14-15:22 |
耳软骨在鼻延长及鼻尖整形中的应用 |
何林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5:22-15:30 |
鼻尖整形术中耳软骨支架的搭建方法探析 |
王本锋 | 陕西省人民医院 |
6 | 15:30-15:4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5:48 |
围术期鼻腔定植菌筛查和干预的临床意义 |
谭晓燕 | 杭州整形医院 |
2 | 15:48-15:56 |
肋软骨在修复性鼻整形术中的长期随访研究 |
邵英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3 | 15:56-16:04 |
团块脂肪移植在再次鼻整形中的应用 |
张晨 |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4 | 16:04-16:12 |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在功能性鼻整形中的应用 |
石润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6:12-16:20 |
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填充鼻翼基底的远期效果三维量化研究 |
王关卉儿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6 | 16:20-16:28 |
联合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和肋软骨同时改善凹面型和短鼻畸形 |
金长鑫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6:28-16:36 |
不同类型的鼻整形支架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
邓毅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6:36-16:44 |
不同直径软骨颗粒的存活率及稳定性研究 |
董文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9 | 16:44-17: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30 |
重睑术中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的原理解析与技术创新 |
王永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07:30-08:00 |
切提眉手术术式解析及系列技术改进 |
宋保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30 |
AART 医艺之道 |
晏晓青 | 北京黄寺医疗美容诊所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5 |
面部年轻化的相关问题 |
王晓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3:45-14:00 |
面部轮廓整形与年轻化 |
靳小雷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4:00-14:15 |
眶周年轻化的一些问题的探讨 |
熊伟 |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15-14:20 |
脂肪室复位在深平面中下面部提升术中的应用 |
肖志波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2 | 14:20-14:25 |
同期行眉部切口与重睑切口上睑成形术治疗重度上睑松弛的长期随访研究 |
邵英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3 | 14:25-14:30 |
面部微创提升联合口角囊袋吸脂的面中下部年轻化治疗 |
郭鑫 | 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责任公司 |
4 | 14:30-14:35 |
回顾性分析短切口High-smas除皱术改善鼻唇沟及下颌松弛 |
高博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4:35-14:40 |
如何选择面中部年轻化入路:经下睑OR颞部? |
黄威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4:40-14:45 |
颞部耳前切口叠瓦式SMAS筋膜折叠中下面部提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晋培红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7 | 14:45-14:50 |
中下面部提升术的技术要点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8 | 14:50-14:55 |
面部皮肤衰老机制及年轻化策略 |
晋圣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4:55-15:00 |
对面部提升手术中SMAS的认识 |
刘天一 |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
10 | 15:00-15:05 |
内窥镜技术在面部抗衰老中的临床运用 |
王海木 | 云南王的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11 | 15:05-15:1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15-15:20 |
经结膜途径切取眶隔脂肪回填矫正中青年眼袋 |
张金明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2 | 15:20-15:25 |
不同类型自体脂肪注射联合眶隔脂肪重置术在眶周年轻化中的应用 |
文辉才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5:25-15:30 |
眼面部解剖进展与眼面部年轻化手术演变 |
金云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5:30-15:35 |
眶周老化的序列治疗 |
孙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5:35-15:40 |
提眉术中应用中央下蒂法眼轮匝肌折叠矫正上睑凹陷 |
刘恒鑫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5:40-15:45 |
经皮下睑中面部微创除皱手术效果及其进展的研究 |
雷永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7 | 15:45-15:50 |
重睑切口上睑年轻化术前评估和术中注意事项 |
郑庆桂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通用医疗300医院 |
8 | 15:50-15:55 |
3D立体摄像技术在下睑测量学评估中的可靠性 |
赤雅蓉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9 | 15:55-16:00 |
高位SMAS中下面部提升联合切提眉术的面部年轻化 |
张林宏 | 陕西高一生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10 | 16:00-16:05 |
优塑透明质酸凝胶在额颞颊外轮廓三位一体年轻化治疗中应用体会 |
李宏 | 成都武侯星鉴医疗美容诊所 |
11 | 16:05-16:1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5-16:20 |
肉毒毒素在中下面部轮廓塑形中的应用 |
李广帅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6:20-16:25 |
A 型肉毒毒素分层多点均匀注射法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临床研究 |
何志 |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
3 | 16:25-16:30 |
肉毒毒素注射咬肌结合颈阔肌微滴注射在面部轮廓及面部年轻化中的作用 |
王永洁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4 | 16:30-16:35 |
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动态皱纹中的个性化治疗 |
单秀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6:35-16:40 |
外泌体美塑治疗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彭程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6 | 16:40-16:45 |
一种自制套针注射器的设计及应用 |
邓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6:45-16:50 |
玻尿酸和肉毒素联合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不良事件: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
郝卓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8 | 16:50-16:55 |
注射方式对肉毒毒素上面部除皱治疗有影响吗?一项比较线状和点状注射法的前瞻性半侧面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李云竹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9 | 16:55-17:00 |
肉毒毒素对动态皱纹和皮肤质地的差异化改善现象 |
张艺璇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0 | 17:00-17: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7:15-17:20 |
调Q激光联合i-PRF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应用 |
陈华 |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2 | 17:20-17:25 |
有关中老年女性重睑术的一些体会 |
关立锋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3 | 17:25-17:30 |
职业健康与安全:美容类射频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测量与分析 |
魏思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7:30-17:35 |
新型强脉冲光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应用 |
杨芷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 |
5 | 17:35-17:40 |
FOTONA 4D激光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眼周细纹的临床疗效观察 |
崔会新 | 苏州京东方医院 |
6 | 17:40-17:45 |
黄岑霜和黑莓花色苷胶囊合并治疗紫外辐射引发皮肤损伤及老化的研究 |
焦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7:45-17:50 |
黄金微针射频和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眼袋的随机、半面部对照临床试验 |
窦文婕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7:50-17:55 |
探究四氢姜黄素多靶点防治小鼠皮肤光老化的机制 |
熊倩薇 | 自贡壹心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
9 | 17:55-18: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6 |
主持
陈敏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2 | 13:06-13:28 |
RFAL(钻石精雕)在面颈部及形体雕塑的应用 |
李发成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3:28-13:50 |
钻石超塑无创脂肪抗衰的临床应用 |
黄绿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50-13:55 |
组长致辞+学组会
陈敏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2 | 13:55-14:15 |
脂肪移植的研究探索 |
刘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3 | 14:15-14:35 |
“油”和大容量脂肪移植 |
刘宏伟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4:35-14:55 |
眉眼眶周美学解剖基础及脂肪在眶周衰老中的临床研究及实践 |
黄金龙 | 江苏省中医院 |
5 | 14:55-15:15 |
结构性脂肪的浓缩与纯化产物-超浓缩脂肪的组织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
鲁峰 | 广州南方医院 |
6 | 15:15-15:35 |
自体脂肪移植及其衍生物的研究 |
易成刚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7 | 15:35-15:55 |
面部提升术时颊脂垫等深层组织的处理 |
肖志波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20-16:40 |
脂肪均衡术在面颈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曹卫刚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6:40-17:00 |
斗拱结构在臀部及大腿塑形中的作用 |
王阳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17:00-17:20 |
脂肪移植后囊肿形成机制及处理措施 |
李广帅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7:20-17:40 |
自体脂肪在瘢痕治疗中的分层注射及随访 |
王琳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 |
5 | 17:40-18:00 |
脂肪抽吸及移植中并发症病例解析 |
陈敏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6 | 18:00-18:20 |
讨论—— 全体演讲及主持专家参加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6:50-07:20 |
乳房缩小整形术式的选择 |
孙家明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2 | 07:20-07:50 |
假体隆乳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吴毅平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30-13:00 |
宝俪高端假体(法芮娅)的临床应用 |
余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依据乳房血供来源个性化治疗乳房肥大 |
易成刚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2 | 13:10-13:20 |
乳房肥大下垂多种整形术式选择与临床意义 |
赵宇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3:20-13:28 |
下蒂瓣法与双环法巨乳缩小术安全性和满意度的Meta分析 |
陈朝昱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4 | 13:28-13:36 |
垂直切口在乳房上提缩小术中的普适性 |
徐伯扬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3:36-13:44 |
内上蒂垂直疤痕法在乳房缩小和乳房上提的临床应用体会(72例) |
陈敏建 |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
6 | 13:44-13:52 |
乳房缩小术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
林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3:52-14:00 |
比较改良垂直下蒂法与双环法手术在巨乳缩小术中的应用效果 |
陈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4:00-14: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10-14:20 |
乳房再造现状及中国医大一院经验 |
韩思源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14:20-14:28 |
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序列化治疗 |
袁斯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3 | 14:28-14:36 |
乳腺癌术后自体脂肪移植乳房再造的肿瘤学安全性研究进展 |
贾昕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4:36-14:44 |
乳房再造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
刘丹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14:44-14:52 |
微创技术导管内注射现状及其对乳腺癌手术和乳房再造的影响 |
匡昕雯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6 | 14:52-15: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10-15:20 |
程序化DIEP皮瓣切取 |
徐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5:20-15:28 |
联体双侧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乳房重建的应用 |
宋达疆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3 | 15:28-15:36 |
双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用于延期乳房再造的面积优先策略 |
徐伯扬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5:36-15:44 |
利用内增压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乳房再造术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5 | 15:44-15:52 |
单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中供区穿支选择和解剖经验 |
李尚善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5:52-16:00 |
乳腺癌患者即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的危险因素与并发症分析 |
张莹莹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7 | 16:00-16: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0-16:20 |
多学科合作现状下的背阔肌肌皮瓣在即刻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
史京萍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6:20-16:28 |
胸背动脉前锯肌支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中的补救作用 |
宋达疆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3 | 16:28-16:36 |
不同形式的背阔肌肌皮瓣修复瘢痕性乳房的临床研究 |
董玉莹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4 | 16:36-16:44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及复合组织瓣应用于乳房再造 |
曹东升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5 | 16:44-16:52 |
内窥镜下背阔肌肌瓣转移联合组织扩张后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 |
马建勋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6 | 16:52-17:00 |
乳房再造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操作要点 |
熊凌云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7 | 17:00-17: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5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低氧下的糖酵解特点和细胞功能 |
王其飞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2 | 13:06-13:11 |
动态序贯式综合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
施孟冬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3 | 13:12-13:17 |
瘢痕疙瘩的优化治疗:鸡尾酒疗法与长期随访 |
刘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3:18-13:23 |
超减张缝合联合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观察 |
曹宁 |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
5 | 13:24-13:29 |
相对血流灌注指数(Relative perfusion index, RPI):一种客观、定量且无创的评价瘢痕疙瘩严重程度方法的构建 |
李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6 | 13:30-13:35 |
粗糙度在瘢痕疙瘩评估中作用的再认识 |
王炳寒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7 | 13:36-13:41 |
瘢痕疙瘩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5年回顾性研究 |
梁铮韵 |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深圳市肺部疾病防治研究所) |
8 | 13:42-13:47 |
瘢痕疙瘩表皮下血管网皮瓣的临床观察 |
郝岩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9 | 13:48-13:53 |
不同手术方式在成年女性躯干部中、大型瘢痕疙瘩治疗中的应用 |
郭伶俐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10 | 13:54-13:59 |
CO2点阵激光联合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马倩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14:00-14:05 |
瘢痕疙瘩组织内血管分布、密度及直径 |
马迪 |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
12 | 14:06-14:11 |
脉冲染料激光动态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 |
刘振楠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13 | 14:12-14: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40-14:45 |
BTXA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 |
熊剑翔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4:46-14:51 |
非交联透明质酸联合 CO2 点阵激光对萎缩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
唐小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4:52-14:57 |
激光的序贯治疗联合曲安奈德导入在唇裂术后瘢痕治疗的临床应用 |
黄梦宇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4 | 14:58-15:03 |
A型肉毒毒素注射面部疤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
王文迪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5 | 15:04-15:09 |
自体脂肪移植联合脉冲染料激光对面部深二度烧伤后瘢痕形成的防治效果 |
黄振 | 徐州仁慈医院 |
6 | 15:10-15:15 |
双模式1540nm非剥脱性点阵激光联合治疗儿童面部瘢痕的疗效研究 |
丁雄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7 | 15:16-15:21 |
同期行脉冲染料和CO2点阵复合激光联合离子束透皮给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
郎中亮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8 | 15:22-15:27 |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数百例早期深度烧烫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 |
曲春安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5:28-15:33 |
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对手术瘢痕外观影响的临床研究 |
陈芝佑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5:34-15:39 |
儿童面颈部增生性瘢痕的光电治疗经验 |
王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11 | 15:40-15:45 |
皮下剥离联合等离子射频治疗鼻部凹陷瘢痕 |
刘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2 | 15:46-15:51 |
局部Z改型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儿童不同时期瘢痕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
李娜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3 | 15:52-15:57 |
595nm脉冲染料激光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 |
李晴 |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1-16:50 |
对于有严重瘢痕体质的超大瘢痕疙瘩,采取植皮还是扩张器修复? |
||
2 | 16:51-17:30 |
缝合欠佳、对合不齐,是否一定需要切开重缝?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8 |
小耳畸形两次法耳廓再造: 二十年4500例经验总结 |
章庆国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08-13:16 |
运用回形针制作耳部加压装置:简单,有效,易获得 |
熊庭锋 |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
3 | 13:16-13:24 |
先天性小耳畸形颅耳沟重建的改进 |
张群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3:24-13:32 |
转移耳后乳突区皮下蒂岛状皮瓣增进耳垂型小耳畸形耳甲腔再造效果 |
康深松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5 | 13:32-13:40 |
数字技术在耳再造的应用体会 |
吴召森 | 郑州仁济医院有限公司 |
6 | 13:40-13:48 |
HIF-1α、HIF-2α在先天性小耳畸形及正常耳软骨中的表达及差异分析 |
尚巧利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3:48-13:56 |
388例全耳廓再造术II期立耳技术总结 |
李辰龙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8 | 13:56-14:04 |
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 影响耳廓再造手术结果的细节问题 |
董立维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4:04-14:12 |
一种像乐高积木组装式的的耳廓支架制作的新方法 |
孙鹏飞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4:12-14:20 |
小耳畸形患者:多孔Gelma水凝胶释放的基因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组织工程耳软骨的应用研究 |
陈建国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14:20-14: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30-14:38 |
耳后上筋膜——二期法全耳再造术的改良应用 |
李意源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4:38-14:46 |
耳廓再造术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
韩莹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4:46-14:54 |
减法思维:一种联合应用对耳轮再造术及耳轮再造术治疗轻度Ⅰ-Ⅱ型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新方法 |
顾洛莎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4:54-15:02 |
个性化定制3D-Supor耳支架在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 |
石润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5:02-15:10 |
耳整形治疗进展 |
陈霞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5:10-15:18 |
CYP26A1基因突变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郭佩佩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5:18-15:26 |
不同方法矫正杯状耳畸形效果的探讨 |
薛峰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8 | 15:26-15:34 |
组织蒂位置对重度耳廓裂伤术后恢复的影响 |
王维浩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9 | 15:34-15:42 |
影响组织工程软骨体内再生稳定性的因素初探 |
何爱娟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10 | 15:42-15:50 |
国内外先天性小耳畸形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发展动态 |
屈见闻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15:50-15:58 |
数字化小耳畸形赝复体修复 |
王凯 |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 |
12 | 15:58-16:06 |
不同缝线材料对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后软骨支架稳定性的远期影像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
傅窈窈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13 | 16:06-16:14 |
肋软骨缺损继发胸廓形态异常的临床研究 |
王长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6:14-16:22 |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接受患者自控的静脉镇痛与多模式镇痛治疗Nagata法耳再造Ⅰ期术后软骨供区急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
魏诗洁 | 厦门市中医院 |
15 | 16:22-16:30 |
耳廓软骨单边切开折叠法治疗招风耳畸形 |
王永振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16 | 16:30-16:4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40-16:48 |
改良扩张器植入术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
李小强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2 | 16:48-16:56 |
人工智能辅助II度小耳畸形患者术后满意度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 |
赵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3 | 16:56-17:04 |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初步筛选先天性小耳畸形突变基因 |
许枫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7:04-17:12 |
非肋手术修复中重度杯状耳畸形的长期临床疗效观察 |
郭英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5 | 17:12-17:20 |
耳廓组织工程:从实验室到临床实践 |
秦子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6 | 17:20-17:28 |
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分型及治疗策略分析 |
郭凤凤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7:28-17:36 |
超薄斜行筋膜瓣在Nagata耳再造二期中的应用 |
李钢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8 | 17:36-18: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颜面部严重开放性裂伤术后瘢痕预防的治疗策略 |
王欣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2 | 13:10-13:20 |
浅谈面部创面的整形修复策略 |
聂开瑜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3 | 13:20-13:26 |
吻合血管的腹部皮瓣修复四肢超大创面 |
刘安铭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4 | 13:26-13:32 |
外伤性面瘫整形修复策略探讨 |
陈刚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3:32-13:38 |
咬肌神经-带神经血管股薄肌游离移植治疗晚期面瘫 |
马宁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3:38-13:44 |
腹腔镜下切取大网膜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创面 |
李罡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7 | 13:44-13:50 |
岛状筋膜瓣联合全厚皮片修复额颞部钛网外露 |
陈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3:50-13:56 |
面部穿支皮瓣修复颜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体会 |
黄元柱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
9 | 13:56-14:02 |
穿支皮瓣应用的阶梯原则和策略 |
李连楚 |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
10 | 14:02-14:15 |
交流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20-14:30 |
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乳房烧伤后瘢痕 |
张志 |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2 | 14:30-14:40 |
皮瓣供区的修复策略及缝合技巧 |
邓呈亮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3 | 14:40-14:46 |
基于 AAST 阴囊损伤评分谈阴茎阴囊撕脱伤的诊治 |
姚海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4:46-14:52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严重肢体损伤修复的应用 |
叶远坚 |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5 | 14:52-14:58 |
不同形式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
刘飞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6 | 14:58-15:04 |
眶周软组织急性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 |
谢百慧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5:04-15:10 |
半侧颜面萎缩的治疗策略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8 | 15:10-15:16 |
脂肪移植技术在跟痛症治疗中应用 |
吴必华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9 | 15:16-15:30 |
交流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0-16:10 |
创面愈合过程的调控---加速愈合和瘢痕预防的和谐 |
陈敏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2 | 16:10-16:30 |
螺旋桨皮瓣的设计与应用 |
刘元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6:30-16:50 |
面部创伤的器官修复与再造 |
邵英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4 | 16:50-17:00 |
交流讨论总结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7:00-17:30 |
讨论《如何高效培养创伤整形医师》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7:30-18:00 |
学组工作会议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5 |
皮肤牵张再生中的问题和研究突破 |
李青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3:45-14:00 |
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 |
孙家明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3 | 14:00-14:15 |
2022年中国整形外科干细胞研究进展 |
郭澍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4:15-14:30 |
干细胞备案临床研究现状难点分析及建议 |
龙笑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14:30-14:40 |
干细胞在整形美容外科的临床应用探索 |
金培生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6 | 14:40-14:50 |
干细胞及外泌体在整形美容中的应用及精准化策略 |
陈小松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7 | 14:50-15:00 |
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促进毛发生长的研究 |
苗勇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8 | 15:00-15:10 |
组织工程:模块化与血管化器官制造技术 |
汪振星 | 华中科技大学 |
9 | 15:10-15:20 |
带血管蒂的大体积脂肪组织脱细胞类器官建立与成肌再生机制研究 |
安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10 | 15:20-15: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5:46 |
吸脂部位对冻存脂肪来源干细胞和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存活的影响 |
曲亚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5:46-15:52 |
褪黑素通过调控circ_0003865/miR-3653-3p/GAS1信号轴从而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
王旭东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5:52-15:58 |
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的方法研究 |
袁梦聆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4 | 15:58-16:04 |
提高干细胞衍生物制备技术以及应用于皮肤毛发再生的技术探讨 |
杨旅军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5 | 16:04-16:10 |
衰老微环境影响下的ADSC |
吕梦竹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6:10-16:16 |
HOX基因在脂肪组织与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
金海燕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7 | 16:16-16:22 |
脂肪干细胞仿生支架联合VEGFa siRNA-LNPs 促进皮下软骨形成 |
陈怡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6:22-16:28 |
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的自然力学微环境和机械信号传导通路 |
白雪杉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整形外科医院 |
9 | 16:28-16:34 |
携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和曲安奈德的角蛋白超强微针贴片治疗病理性瘢痕 |
王志国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10 | 16:34-16:40 |
糖酵解激活表皮干细胞增殖促进毛发生长的研究 |
许言文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1 | 16:40-16:46 |
人毛囊干细胞纳米仿生微环境的构建及其命运调控的机制研究 |
陈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6:46-17: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双侧腭裂成形术后腭瘘发生的预测因素 |
李军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2 | 13:38-13:46 |
基于Micro-CT的腭腱膜与其他腭咽部肌肉解剖学关系的研究 |
吴镝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3:46-13:54 |
新旋转推进法一期整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中长期效果评价 |
李杨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4 | 13:54-14:02 |
口内易位粘膜瓣联合自体脂肪移植修复血管瘤治疗后唇缺损 |
赵京京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4:02-14:10 |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整复术的术式探讨 |
郭家妍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4:10-14:18 |
齿槽嵴裂精准修复与评估体系的建立 |
王永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4:18-14:26 |
唇缘粘膜瓣鼻底重建术联合改良Fisher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观察 |
曹宁 |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
8 | 14:26-14:34 |
Sommerlad-Furlow法修复初期不完全性腭裂的应用研究 |
刘晓琳 |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9 | 14:34-14:42 |
皮埃尔罗宾序列征在三十年间的研究焦点和趋势 |
刘子扬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4:42-14:5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50-14:58 |
非唇腭裂上颌骨后缩患者的面中部三维测量 |
郑益略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4:58-15:06 |
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唇腭裂患者三维头影测量中的应用 |
许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5:06-15:14 |
一种简洁直观的牙槽突裂隙内成骨量测量方法 |
狄文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5:14-15:22 |
唇裂继发畸形同期齿槽嵴裂修复的临床研究 |
李孔盈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5:22-15:30 |
基于CT的齿槽嵴裂患者下鼻甲骨组织测量的临床研究 |
张之璐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6 | 15:30-15:4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0-15:58 |
应用张力带技术修复唇裂术后鼻畸形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2 | 15:58-16:06 |
唇裂患者自体肋软骨联合膨体治疗单侧唇裂修复术后鼻畸形 |
李海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6:06-16:14 |
综合应用肋软骨移植物矫正成人唇裂鼻畸形 |
肖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6:14-16:22 |
应用唇鼻肌肉张力带立体化重建单侧唇裂术后唇峰畸形 |
孙维绎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6:22-16:30 |
鼻唇张力带重建联合自体软骨鼻尖软骨支架重建修复术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中的应用 |
谢思田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6 | 16:30-16:38 |
局部改形联合三角瓣插入在矫正重度上唇瘢痕黏连中的临床应用 |
张萌萌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6:38-16:46 |
单侧唇腭裂患者鼻畸形的三维评价:荟萃分析 |
王斌卿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6:46-16:54 |
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综合整复思路 |
吴舒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9 | 16:54-17:02 |
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后通过鼻声反射测量评估鼻腔通畅性的相关研究 |
王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7:02-17:1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大、小鼠肾皮质淋巴管内皮微通道 |
潘伟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2 | 13:38-13:44 |
淋巴水肿中T淋巴细胞免疫紊乱的研究进展 |
付傲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3:44-13:50 |
基于Bayes判别分析的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预测模型的构建 |
刘高明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4 | 13:50-13:56 |
复方中药组方-淋巴方治疗淋巴水肿的药效学研究 |
罗毅 |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 |
5 | 13:56-14:02 |
淋巴水肿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于子优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4:02-14:08 |
超声引导下硬化剂注射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儿童巨囊型淋巴管畸形 |
韩涛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7 | 14:08-14:14 |
简体中文版下肢淋巴水肿功能、残疾与健康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马戈甲 | 西安市中心医院 |
8 | 14:14-14:20 |
躯干卡波西型血管淋巴管瘤伴淋巴水肿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 |
詹明坤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9 | 14:20-14:26 |
肢体慢性淋巴水肿CDT治疗后继续使用低弹力绷带时长对于长期疗效的影响 |
汪立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0 | 14:26-14:32 |
二甲双胍靶向AMPK/mTOR通路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机制研究 |
魏苗苗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11 | 14:32-14:38 |
血淋巴结研究进展 |
潘伟人 | 徐州医科大学 |
12 | 14:38-14:44 |
血管化腹股沟淋巴管皮瓣移植治疗上肢淋巴水肿受区选择和近期疗效 |
李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14:44-14:50 |
一例在多种检查方式指导下精准化CDT治疗淋巴水肿的病例报告 |
高敏哲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4 | 14:50-14:56 |
1例4期卵巢癌合并双下肢2期淋巴水肿患者的物理消肿体会 |
田凌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5 | 14:56-15:02 |
锁骨上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治疗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
潘文杰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16 | 15:02-15: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26 |
颈深淋巴管静脉引流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的临床研究 |
谢庆平 | 杭州求是医院 |
2 | 15:26-15:32 |
乳腺癌术后乳房一期再造同时淋巴通道即刻重建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中的应用 |
崔蕾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5:32-15:38 |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张莹莹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4 | 15:38-15:44 |
手动淋巴引流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
林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5:44-15:50 |
亚甲蓝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中的辅助定位作用 |
刘宾 | 西安市中心医院 |
6 | 15:50-15:56 |
多部位多组LVA治疗继发性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 |
郑有卯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7 | 15:56-16:04 |
吻合口通畅性量化分析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期预防性淋巴管静脉吻合1例 |
穆籣 |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8 | 16:04-16:10 |
淋巴手法引流综合消肿疗法治疗象皮肿的疗效观察 |
陈佳佳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9 | 16:10-16:16 |
游离背阔肌皮瓣、淋巴结转移重建会阴部淋巴循环治疗阴囊及下肢淋巴水肿 |
苏正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10 | 16:16-16:22 |
锁骨上血管化淋巴结联合负压抽吸一期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分析 |
魏苗苗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11 | 16:22-16:28 |
基于系统性随访的回顾性研究:吲哚菁绿皮内注射在荧光成像技术下定位淋巴结的血管化背阔肌皮瓣携胸外侧淋巴结移植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 |
李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16:28-16:34 |
带血供颏下淋巴瓣游离移植治疗肢体淋巴水肿优化手术入路要点体会 |
叶朝辉 |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16:34-16:40 |
游离颏下淋巴结皮瓣联合淋巴静脉吻合治疗中重度淋巴水肿 |
魏鹏 |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 | 16:40-16:50 |
阴囊淋巴水肿的综合整复外科治疗 |
蒋朝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5 | 16:50-17: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下颌骨外板劈开充填术 |
归来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38-13:46 |
下颌角手术机器人运用进展 |
柴岗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3:46-13:54 |
个体化植入体在面部轮廓重塑中的应用 |
吴国平 | 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4 | 13:54-14:02 |
面部轮廓整形的数字化设计与评价 |
卢建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4:02-14:05 |
下颌角手术的安全性和个性化提升 |
郭澍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4:05-14:08 |
颌面种植体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
郑厚兵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4:08-14:11 |
三维成像技术辅助下的个性化肥厚型下颌角截骨整形的临床体会 |
王介聪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8 | 14:11-14:14 |
颅颌面手术机器人辅助下颌骨轮廓手术的单中心小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
林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9 | 14:14-14:17 |
人工智能算法运用于下颌角精确截骨术导板制作的应用研究 |
言颖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0 | 14:17-14:20 |
超声骨刀在眶距增宽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张紫薇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14:20-14:23 |
保留正常下颌角角度的下面部轮廓过宽整形术 |
刘剑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4:23-14:26 |
面中下部不对称畸形颅颌面外科治疗策略 |
王郁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3 | 14:26-14:29 |
颧骨颧弓截骨降低术后面中部与面下部宽度比例变化与患者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一项基于3D头影测量的研究 |
杨帆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4:29-14:32 |
单切口单截断微创颧弓内推降低术的研究 |
项昌峰 | 杭州时光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15 | 14:32-14:35 |
Medpor隆颏手术效果的FACE-Q量表评估 |
尹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6 | 14:35-14:38 |
下颌角分类的改进——ABC分类法及下面部轮廓整形手术策略 |
岳莹莹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7 | 14:38-14:41 |
超长假体联合A型肉毒素在隆颏术中的应用 |
董玉林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18 | 14:41-14:44 |
3D定制PEEK植入物在颅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
唐冬生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19 | 14:44-14:47 |
下颌角手术的风险防控及个人经验分享 |
柳超 | 广州柳大烈医生集团 |
20 | 14:47-14:50 |
低温冲击法治疗下颌角截骨术后早期肿胀的前瞻性研究 |
马莉萍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1 | 14:50-14:53 |
下颌骨外板磨削结合下颌角长曲线截骨面部轮廓改型 |
王韶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2 | 14:53-14:56 |
从术前免疫炎症角度预测下颌角截骨术后角区骨再生率 |
顾天一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3 | 14:56-14:59 |
手术机器人在下颌角轮廓手术中应用体会 |
崔永言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24 | 14:59-15:02 |
3D个性定制PEEK假体在颏部填充中的应用 |
张策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25 | 15:02-15:05 |
双颌前部根尖下截骨术对双颌前突患者硬组织的影响 |
解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6 | 15:05-15:08 |
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 |
谢叻 |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15-15:23 |
三维导航外科技术治疗颅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曹德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5:23-15:26 |
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综合治疗策略 |
白雪杉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整形外科医院 |
3 | 15:26-15:29 |
1000例颅颌面创伤救治经验报告 |
罗金超 | 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 |
4 | 15:29-15:32 |
内镜下自制软组织保护套配合颅底钻切除额部骨瘤1例病例报道 |
陈世炬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5:32-15:35 |
经腋无充气腔镜与传统颈部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 |
陈孝磊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6 | 15:35-15:38 |
超声定位联合钬激光无创治疗腮腺导管结石术 |
边永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15:38-15:41 |
穿支皮瓣在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矫正美学修复的临床应用 |
王宝云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8 | 15:41-15:44 |
利用脱细胞异体真皮片修复颅骨钛网外露 |
黄祖根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15:44-15:47 |
一期治疗开放性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
王望舒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0 | 15:47-15:50 |
面横动脉穿支皮瓣在老年颧面部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 |
张硕 |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1 | 15:50-15:53 |
阿贝瓣修复上唇人中外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 |
王朝阳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2 | 15:53-15:56 |
CANS系统在面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
佟爽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15:56-15:59 |
应用医用胶辅助可吸收钉板行上颌骨粉碎性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探索 |
安纲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14 | 15:59-16:02 |
3D打印技术在显微骨修复外科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
孔旭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15 | 16:02-16:05 |
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辅助颌面部异物取出术一例 |
蒋海芳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6 | 16:05-16:08 |
三维重建辅助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单侧下肢软组织缺损 |
蒋书培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7 | 16:08-16:11 |
气管切开在颌面多发骨折中的应用 |
李筱琴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8 | 16:11-16:14 |
医患双达标模式结合循证护理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美观度的改善效果研究现状 |
赵飞飞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9 | 16:14-16:17 |
调控施旺细胞和巨噬细胞间的交互作用以促进神经再生:一种基于多功能四面体框架核酸系统的治疗策略 |
李佳杰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20 | 16:17-16:20 |
颅颌面手术机器人辅助颌面肿瘤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
赵志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8:00-18:10 |
主席发言
林晓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2 | 18:10-18:30 |
婴幼儿血管瘤规范化治疗国际/国内临床进展 |
吉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3 | 18:30-18:50 |
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精彩病例治疗分享 |
袁华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4 | 18:50-19:10 |
超适应症用药的风险评估 |
尚进 |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
5 | 19:10-19:30 |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
||
6 | 19:30-19:40 |
会议总结
林晓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00-12:05 |
开场致辞
李青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2 | 12:05-12:20 |
I型神经纤维瘤病MDT诊疗模式及基础研究平台建立 |
王智超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2:20-12:35 |
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体验 |
张金明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4 | 12:35-12:50 |
I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颅底病变的诊疗 |
吴祎炜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2:50-13:05 |
丛状神经纤维瘤整形外科诊疗经验分享 |
杨喆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3:05-13:20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神经纤维瘤病手术中的应用 |
周维贇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13:20-13:35 |
药物治疗在神经纤维瘤病的应用 |
顾熠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13:35-13:55 |
点评 |
||
9 | 13:55-14:00 |
总结
张金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05 |
基底细胞癌的规范化诊治及新型治疗方案探讨 |
陈俊杰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 14:05-14:10 |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规范化治疗初探 |
艾勇 |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
3 | 14:10-14:15 |
复发性皮肤恶性肿瘤诊治经验及教训 |
李岩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4 | 14:15-14:20 |
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修复策略 |
陈宸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5 | 14:20-14:25 |
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巨大眼睑缺损的修复 |
兰俊红 |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
6 | 14:25-14:30 |
广泛烧灼结合皮片游离移植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修复中的应用 |
吴磊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
7 | 14:30-14:35 |
WTAP通过m6A依赖性方式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雷帕霉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
黄志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8 | 14:35-14:40 |
DDX46沉默通过激活细胞凋亡和自噬来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增殖 |
金洪娟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9 | 14:40-14:45 |
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修复 |
熊伟 |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4:45-14:50 |
皮肤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诊疗特点及文献回顾 |
卜凡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1 | 14:50-14:55 |
面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继发缺损整形外科修复22年体会 |
陈阳 |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州市性病防治中心) |
12 | 14:55-15:00 |
难治性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美学重建及综合治疗 |
王晨超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3 | 15:00-15:05 |
高龄患者面部鳞状细胞癌术后局部皮瓣的临床应用 |
温立霞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
14 | 15:05-15:10 |
双层人工真皮在白化病合并基底细胞癌中的应用1例 |
徐宏彦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10-15:15 |
不同手术方式对恶性黑色素瘤性别特异性生存差异的研究 |
莫然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2 | 15:15-15:20 |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恶性黑色素瘤生存免疫评分指标 |
宁胥超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3 | 15:20-15:25 |
过表达cMA3 结构域增加黑色素瘤B16细胞对达卡巴嗪的药物敏感性 |
唐明睿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5:25-15:30 |
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光热及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
邵伊宁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5:30-15:35 |
皮肤黑色素瘤免疫lncRNA预后风险模型构建和验证分析 |
杨淑德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5:35-15:40 |
低表达的MAN1A1促进黑色素瘤生长转移与顺铂耐药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蔡北辰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5:40-15:45 |
恶性黑色素瘤中基于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构建预后风险与个性化治疗模型 |
柯若楠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15:45-15:50 |
Ang2-siRNA质粒壳聚糖磁性纳米微粒抑制裸鼠移植性恶性黑色素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
倪雪君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15:50-15:55 |
综合基因微阵列分析鉴定皮肤黑色素瘤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候选小分子药物 |
陈璐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15:55-16:00 |
基于多组学分析解析早期原发性黑色素瘤的转移潜能及适当的辅助治疗方式 |
沈康杰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11 | 16:00-16:05 |
黑色素瘤BRAF抑制剂耐药新机制:USP18去泛素化调控cGAS诱导肿瘤保护性自噬 |
马周瑞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2 | 16:05-16:10 |
运用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与皮肤黑色素瘤预后相关的基因 |
陈思超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3 | 16:10-16:15 |
基于单细胞多组学方法识别黑色素瘤内异常调控的神经生成-免疫微环境基因程序网络 |
王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6:15-16:20 |
单细胞水平探索肢端恶黑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 |
卫传元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20-16:25 |
隆突性纤维肉瘤的协和整外模式 |
曾昂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6:25-16:30 |
重视巨型皮肤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罗旭松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6:30-16:35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疗策略 |
孙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6:35-16:40 |
“AISS”策略在躯干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分析 |
张璠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6:40-16:45 |
MEK1/2抑制剂对丛状神经纤维瘤的治疗效果及耐药机制研究 |
王薇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6:45-16:50 |
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在NF1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及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
王智超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16:50-16:55 |
脂肪干细胞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作用机制 |
袁兆琪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16:55-17:00 |
MEK抑制剂治疗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的疗效评估及耐药机制研究 |
顾熠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9 | 17:00-17:05 |
隆突性纤维肉瘤的治疗体会 |
吕仁荣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10 | 17:05-17:10 |
系列穿支皮瓣在鼻部肿瘤切除多个亚单位美学修复与再造的临床应用 |
王宝云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11 | 17:10-17:15 |
皮肤隆突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的构建 |
李亚楠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2 | 17:15-17:20 |
鉴别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和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新策略:体外培养雪旺细胞结合外周血的NGS测序 |
郭呈瑞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13 | 17:20-17:25 |
两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整形外科治疗及文献复习 |
陈强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14 | 17:25-17:30 |
背部臀部巨大神经纤维瘤一例病例报道 |
杨喆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5 | 17:30-17:35 |
一例背部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切除经验总结 |
王川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16 | 17:35-17:40 |
整形外科技术修复体表巨大神经纤维瘤一例 |
高倩倩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7 | 17:40-17:45 |
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是否必须进行血管栓塞? |
贾晶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8 | 17:45-17:50 |
基于CT图像鉴别NF1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及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的AI模型建立 |
魏澄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9 | 17:50-17:55 |
背部脑回状巨大浅表脂肪瘤样痣治疗经验一例 |
肖一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0 | 17:55-18:00 |
负压辅助闭合技术在乳房外Paget病广泛切除并中厚皮片移植术中的应用 |
赵健芳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2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复杂感染创面修复中的作用 |
王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3:42-13:48 |
转录因子FoxO3a在慢性创面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再上皮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刘婷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3:48-13:54 |
人工真皮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董其强 | 郑州仁济医院 |
4 | 13:54-14:00 |
负压闭合辅助技术(VAC)联合胸大肌皮瓣治疗开胸术后胸部正中难愈性伤口的临床治疗体会 |
崔荣涛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5 | 14:00-14:06 |
VSD联合骨膜牵张技术治疗下肢缺血性溃疡病例分享 |
周浩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6 | 14:06-14:12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创面修复 |
丁波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7 | 14:12-14:18 |
颅骨缺损钛网修复术后外露的再修复策略 |
耿健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4:18-14:24 |
胸大肌下包埋修复心脏起搏器植入囊袋感染及外露 |
王瑞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9 | 14:24-14:3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35-14:47 |
糖尿病足创面外科治疗模式探讨 |
魏在荣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2 | 14:47-14:59 |
游离背阔肌皮瓣在儿童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3 | 14:59-15:05 |
难治性压疮关键修复技术及临床诊疗路径探索 |
李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5:05-15:11 |
骨外露创面的不同处理策略 |
李晓东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5 | 15:11-15:17 |
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体会 |
曹广通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6 | 15:17-15:23 |
胸骨切口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
张一鸣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15:23-15:29 |
探究慢性创面患者转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王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5:29-15:35 |
下肢慢性难愈性溃疡的综合治疗对策 |
孟宏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
9 | 15:35-15:4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5-15:50 |
MDT模式下一例高空坠落多发伤的救治 |
张利军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2 | 15:50-16:05 |
讨论 |
||
3 | 16:05-16:10 |
耳软骨隆鼻术后供区皮瓣、软骨感染坏死1例及治疗策略分析 |
付聪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4 | 16:10-16:25 |
讨论 |
||
5 | 16:25-16:30 |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复合筋膜瓣治疗硬皮病1例并文献复习 |
刘晓慧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6 | 16:30-16:45 |
讨论 |
||
7 | 16:45-16:50 |
负压吸引联合免疫治疗修复人工血管外露1例 |
王洪瑾 |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
8 | 16:50-17:0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30 |
提肌腱膜瓣法重睑术的临床及解剖研究 |
文辉才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07:30-08:00 |
重度肥厚上睑的解剖学分析及重睑术操作要点 |
邵英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8 |
上睑臃肿矫正误区及解决方式选择 |
刘菲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08:08-08:16 |
眉下切口联合重睑切口改善肿泡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
熊倩薇 | 自贡壹心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
3 | 08:16-08:24 |
上睑臃肿原因分析及重睑手术体会 |
王韶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4 | 08:24-08:32 |
眼轮匝肌瓣联合眶脂肪瓣治疗上睑凹陷的临床应用 |
刘志刚 | 大连爱德丽格医疗美容院 |
5 | 08:32-08:40 |
眶隔脂肪瓣联合眼轮匝肌瓣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应用 |
孙峰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6 | 08:40-08:48 |
上睑凹陷矫正方法的研究进展 |
沈海燕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7 | 08:48-08:56 |
眶隔松解、切除与眶脂瓣重置对上睑凹陷的治疗效果观察 |
李杨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08:56-09:04 |
充分利用眶隔脂肪瓣矫正上睑凹陷在上睑松驰矫正中的应用 |
刘飞 |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
9 | 09:04-09:12 |
五年间悬眉术的个人体会和细节改良 |
金石峰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09:12-09:20 |
针对亚洲人的上睑皮肤松弛的改良手术方法——眉下短切口联合眼轮匝肌切除术 |
赵芳宁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11 | 09:20-09:28 |
真皮筋膜瓣-额肌动态悬吊技术在眉下切口提眉术中的应用 |
曹子龙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2 | 09:28-09:36 |
眶周老化的治疗 |
孙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0-10:08 |
重睑修复技术的探讨 |
雷少榕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2 | 10:08-10:16 |
颊脂垫脂肪移植在重睑术后过宽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
刘剑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0:16-10:24 |
宽高深重睑修复:个性化设计 |
潘贰 | 广州研媄荟医疗美容门诊部 |
4 | 10:24-10:32 |
块状脂肪移植在重睑修复中的应用 |
杨明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0:32-10:40 |
提肌前徙在宽重睑伴上睑下垂中的应用 |
方柏荣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6 | 10:40-10:48 |
眼轮匝肌后脂肪垫(ROOF)的转移和增容技术在复杂性高位重睑线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
刘育凤 | 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
7 | 10:48-10:56 |
自上睑缘切口入路修复过宽重睑畸形的疗效观察 |
苏晓光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10-12:10 |
重睑修复专题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8 |
光纤微创技术对亚洲人下睑眼袋的治疗作用 |
崔海燕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2 | 13:38-13:46 |
内固定联合外固定在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中的应用 |
陈建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
3 | 13:46-13:54 |
S.O.F.T.—一种微创显效的眼面部年轻化新术式 |
金云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3:54-14:02 |
内切口眼袋眶隔释放新术式(针刺埋线法) |
谢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4:02-14:10 |
下睑眶隔脂肪释放填充泪沟(内固定)的技术要点和总结(5000例以上) |
郭鑫 | 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责任公司 |
6 | 14:10-14:18 |
经睑结膜入路下睑成形术联合眶隔脂肪游离移植在矫正眼袋伴泪槽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
陈刚 | 江苏省中医院 |
7 | 14:18-14:26 |
内切直接内固定法治疗泪沟型睑袋 |
李高峰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14:26-14:34 |
经结膜入路下睑袋矫正术联合SVF-gel移植在眶下区年轻化中的效果分析 |
严志 |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50-14:58 |
“蝴蝶夫人”手术和“贝拉眼”手术 |
邢新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2 | 14:58-15:06 |
基于治疗目的的眼袋分型 |
张余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5:06-15:14 |
眶隔重置技术在下睑眶周年轻化的临床应用与思考 |
杨晓楠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5:14-15:22 |
下睑退缩——不可忽视的外切眼袋术后并发症 |
肖海涛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5 | 15:22-15:30 |
双平面眼轮匝肌部分重叠法手术改善下眼睑衰老--一种改良的保留眼苔、加固眶膈前支持结构的下眼睑年轻化手术 |
杨娥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5:30-15:38 |
基于脂肪室的“V-Y”垂直提升:一种下睑和面中部年轻化的新方法 |
孙晓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15:38-15:46 |
眶脂肪瓣重置纠正下睑凹陷解剖学定位分析 |
程丽英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15:46-15:54 |
双层瓦合眼轮匝肌肌瓣用于眼袋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
陈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5:54-16:02 |
医源性下睑缘缺损及外翻的手术修复 |
徐菲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10 | 16:02-16:10 |
真皮-轮匝肌复合瓣悬吊眼轮匝肌节制韧带在下睑退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丁旖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16:10-16:18 |
眶缘多点骨钻孔固定中面部提升在辅助矫正下睑成形术后重度下睑异位中的应用 |
李璐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30-17:30 |
结膜入路睑袋手术专题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30 |
鼻整形术的不断探索 |
马继光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07:30-08:00 |
鼻部缺损的美容性重建 |
邢新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8 |
鼻美学亚单位的修复重建 |
谭谦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2 | 08:08-08:16 |
不同亚单元鼻部缺损修复的方法选择 |
何永静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3 | 08:16-08:24 |
鼻部及鼻周部位黑痣的手术治疗的探讨 |
刘新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4 | 08:24-08:32 |
外伤性鼻缺损的修复 |
熊伟 |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8:32-08:40 |
鼻中隔缺损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有手术视频) |
王先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6 | 08:40-08:50 |
讨论 |
||
7 | 08:50-08:58 |
鼻唇沟穿支皮瓣应用于鼻缺损修复 |
林泓莹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8 | 08:58-09:06 |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 |
耿雨佳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9 | 09:06-09:14 |
带蒂鼻唇沟皮瓣或扩张后的额部轴型皮瓣联合耳甲腔软骨修复严重外伤性鼻翼全层缺损的临床体会 |
伍俊良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0 | 09:14-09:22 |
鼻背风筝皮瓣矫正鼻尖畸形 |
陈晓雪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09:22-09:30 |
O-Z皮瓣联合鼻小柱交错皮瓣修复鼻尖部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
徐晔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2 | 09:30-09:38 |
额部扩张皮瓣鼻再造术前血管探测与皮瓣设计 |
宋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3 | 09:38-09:46 |
外鼻肿瘤序列治疗之一期扩张器植入与二期鼻再造 |
王晨超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 | 09:46-10: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0-10:08 |
鼻头、鼻翼肥大的手术策略与疗效分析 |
钟爱梅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2 | 10:08-10:16 |
大鼻头的处理策略 |
李保锴 | 杭州清锴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
3 | 10:16-10:24 |
鼻头肥大手术方法 |
周柯 | 成都铜雀台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4 | 10:24-10:32 |
鼻头解剖与五种缩小手术技术的综合运用 |
董玉林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5 | 10:32-10:40 |
鼻翼鼻头缺损修复的治疗策略 |
刘晓瑾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6 | 10:40-10:50 |
讨论 |
||
7 | 10:50-10:58 |
短鼻,朝天鼻整复手术的特点、处理要点及个人体会 |
罗勇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8 | 10:58-11:06 |
复杂鼻畸形的综合矫正策略 |
张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1:06-11:14 |
鼻翼缘退缩的临床解剖学因素分析 |
孔晓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1:14-11:22 |
肋软骨跨穹窿盖板移植物联合V-Y推进瓣矫正鼻翼缘退缩畸形 |
秦雷 | 上海仁生医疗美容门诊部 |
11 | 11:22-11:30 |
改良鼻槛及鼻翼联合切除矫正鼻翼基底过宽及外扩 |
余宝富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2 | 11:30-11:38 |
改良外切法鼻翼缩小术的临床应用 |
易阳艳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3 | 11:38-11:5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30-12:38 |
歪鼻畸形中骨性结构的矫正 |
郑永生 | 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2 | 12:38-12:46 |
直视下开放鼻截骨技术的临床应用 |
尤建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2:46-12:54 |
功能性鼻整形技术整复歪鼻畸形的效果观察 |
郭宗科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
4 | 12:54-13:02 |
结合鼻内镜鼻腔手术的歪鼻畸形矫正手术对鼻腔功能改善的效果 |
韩日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5 | 13:02-13:10 |
晚期歪鼻综合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兼顾美学与功能 |
叶信海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6 | 13:10-13:18 |
整体设计理念在歪鼻畸形矫正中的临床运用 |
刘全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7 | 13:18-13:30 |
讨论 |
||
8 | 13:30-13:38 |
单侧唇裂唇鼻畸形矫正及美学修复中自体肋软骨的应用策略 |
刘剑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3:38-13:46 |
自体肋软骨移植鼻整形术在唇裂继发鼻畸形中的应用 |
徐奕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3:46-13:54 |
鼻唇张力带重建联合自体软骨鼻尖软骨支架重建的方法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整复术中的应用 |
谢思田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11 | 13:54-14: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00-14:08 |
东亚人鼻修复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
李圣利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4:08-14:16 |
隆鼻修复原因分析及原则探讨 |
姜平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3 | 14:16-14:24 |
如何降低鼻整形术后形态的不满意率? |
师俊莉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整形医院 |
4 | 14:24-14:32 |
鼻整形术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 |
李哲植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5 | 14:32-14:40 |
鼻部美学多边形理论在鼻尖整形中的应用 |
巫文云 | 北京米扬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责任公司 |
6 | 14:40-14:55 |
讨论 |
||
7 | 14:55-15:03 |
鼻整形:个性化手术方案选择 |
杨艳清 | 武汉市第三医院 |
8 | 15:03-15:11 |
冷光源辅助下小切口肋软骨采取术在鼻整形和鼻再造手术中的应用与并发症的处理 |
张旭龙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5:11-15:19 |
鼻整形手术并发症的防范与处理对策 |
张辉 | 深圳八大处医疗美容医院 |
10 | 15:19-15:27 |
注射软骨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
李芯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15:27-15:35 |
鼻整形术中效果的3D测量评估 |
尹卫民 | 深圳市君焯医疗美容整形研究所 |
12 | 15:35-15:5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30 |
口角松垂的年轻化手术策略 |
袁继龙 | 辽宁省人民医院 |
2 | 07:30-08:00 |
医学美容和临床科研的契合,两者如何兼得?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5 |
面部年轻化的临床问题 |
张选奋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08:05-08:10 |
面部老化综合治疗的思考 |
刘志飞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08:10-08:15 |
改良的全颜面除皱术及SMAS阶梯式悬吊术 |
周经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08:15-08:20 |
由内而外——多层次面部年轻化治疗 |
许瑾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
5 | 08:20-08:25 |
面部滑动机制及其在复合皮瓣面部提升术中的应用 |
秦优优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6 | 08:25-08:30 |
先天性皮肤松弛症的1例并文献复习 |
杨堃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08:30-08:35 |
非手术治疗在面部调整中的应用 |
李洋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
8 | 08:35-08:40 |
FACE-Q量表评估自体筋膜瓣填充鼻唇沟改良面颈部除皱术 |
贾振华 | 深圳八大处医疗美容医院 |
9 | 08:40-08:45 |
近位SMAS瓣面颈部提升术 |
陈建忠 | 瑞格医疗美容门诊部 |
10 | 08:45-09: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05 |
老年人眶周年轻化临床效果的思考 |
胡亚兰 |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
2 | 09:05-09:10 |
额颞部内窥镜除皱术对眉眼下垂改善及长效性观察 |
毕洪森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3 | 09:10-09:15 |
上睑年轻化多层次处理方案与思考 |
赵自然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乐群院区 |
4 | 09:15-09:20 |
切提眉联合眶脂矫正在眶周年轻化的综合运用 |
董玉林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5 | 09:20-09:25 |
单点内折固定眼轮匝肌恢复上睑年轻化 |
侯团结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6 | 09:25-09:30 |
经结膜入路带蒂眶隔脂肪瓣在中老年泪沟型眼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
温立霞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
7 | 09:30-09:35 |
眼袋整形与面中部年轻化思考 |
李平松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8 | 09:35-09:40 |
经眉或眉下切口皮肤、眼轮匝肌分层提紧矫正上睑松弛 |
林渊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
9 | 09:40-09:45 |
一种通过提升上睑多层软组织达到上睑年轻化的提眉术 |
邱伟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
10 | 09:45-09:50 |
注射方式改善重睑形态 |
罗钧 | 重庆米兰柏羽时光医疗整形美容医院 |
11 | 09:50-10: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0-10:05 |
面部轮廓审美及脂肪再平衡年轻化策略 |
易阳艳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 | 10:05-10:10 |
自体颗粒脂肪结合纳米脂肪注射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
郭宗科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
3 | 10:10-10:15 |
面颈部高位叠加smas提升 |
吴新民 |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4 | 10:15-10:20 |
浓缩高密度颗粒脂肪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基质胶移植在面部年轻化的临床研究 |
张刚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5 | 10:20-10:25 |
脂肪重塑联合线性提升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体会 |
黄成刚 | 上海复睿颜医疗美容诊所 |
6 | 10:25-10:30 |
精细化脂肪抽吸与面部提升术联合应用临床效果观察 |
王迪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10:30-10:35 |
CRISPR实时检测CCR5多态性指导高表达miR-125a-5p外泌体精准治疗皮肤早衰的研究 |
刘娟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8 | 10:35-10:40 |
通过脂肪抽吸改善口角囊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
杨明子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0:40-10:45 |
中面部深层颊内侧脂肪室的解剖学研究 |
陈晖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10 | 10:45-10:50 |
成分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应用 |
张胜昌 | 广州研媄荟医疗美容门诊部 |
11 | 10:50-11: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00-11:05 |
亚洲人群口周年轻化评估及治疗 |
程含皛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2 | 11:05-11:10 |
3D立体摄像技术在嘴唇测量学评估中的可靠性 |
杨语嫣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11:10-11:15 |
获得性皮肤松弛症疑难病例分析 |
田甜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 |
4 | 11:15-11:20 |
面部年轻化领域中研究热点与新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 |
毛嘉欣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5 | 11:20-11:25 |
不同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对咬肌结构影响的超声解剖研究 |
李竹君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6 | 11:25-11:30 |
面颊浅脂肪垫、鼻唇沟浅脂肪垫微创吸脂+线雕的联合应用 |
刘来新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7 | 11:30-11:35 |
优塑透明质酸钠凝胶在泛口周年轻化普适性治疗应用体会 |
金辉 | 赣州叶子医疗美容医院 |
8 | 11:35-11:40 |
年龄相关性口角下垂的机制探究及玻尿酸结合肉毒素在口角下垂年轻化治疗中的实践应用 |
张华宇 |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9 | 11:40-11:5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00-12:30 |
诗如萱的分子基础与安全性 |
郑永乐 | 爱尔集健生科技有限公司医学部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5 |
近年来在手术面部年轻化领域中国学者的新探索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3:35-13:40 |
面中部年轻化诊疗研究进展 |
刘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3:40-13:45 |
面部除皱术后加压包扎敷料的设计(改进)与临床应用—X包扎法 |
赵鸣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3:45-13:50 |
采用p45断层塑化技术观察面神经颞支在颧弓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淳璞 | 大连医科大学 |
5 | 13:50-13:55 |
富血小板血浆在面颈部中胚层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
陈薇薇 |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3:55-14:00 |
微拉美在中下面部提升的联合应用 |
孙海洋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7 | 14:00-14:05 |
现代面部除皱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张陈威 | 柳大烈医生集团 |
8 | 14:05-14:10 |
东方女性面部美学与面部美化年轻化治疗经验总结 |
王跃星 | 民航总医院 |
9 | 14:10-14:15 |
复合诊疗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王喜梅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4:15-14:20 |
钻石精雕联合菲翎线在面部抗衰老的临床经验分享 |
姬付康 | 广州姬博士整形医生集团有限公司 |
11 | 14:20-14: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30-14:35 |
629 例爱贝芙注射去除面颈部横纹的近期效果分析 |
陈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4:35-14:40 |
颞区老化的特征探究: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颞区容积测定 |
常国婧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14:40-14:45 |
颞部填充危险区与安全区:基于中国人颞部血管CTA三维重建的解剖学研究 |
黄兴凤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4 | 14:45-14:50 |
基于超声影像的透明质酸填充物用于中面部提升的动态解剖研究 |
李之瑾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14:50-14:55 |
注射充填剂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
王健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
6 | 14:55-15:00 |
富血小板浓缩物在整复外科与美容医学应用进展及体会 |
邓旭辉 | 长沙爱思特医疗美容有限公司长沙爱思特医疗美容医院 |
7 | 15:00-15: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15-16:00 |
学组工作会议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20 |
脂肪及其衍生物再生性修复的临床应用 |
刘宏伟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07:20-07:40 |
大体积脂肪移植隆乳后脂肪保留机制的思考及临床方案的调整 |
鲁峰 | 广州南方医院 |
3 | 07:40-08:00 |
面部浅深脂肪室及韧带在衰老中的表现及对策 |
黄金龙 | 江苏省中医院 |
4 | 08:00-08:20 |
臀部美学塑造-关键点和陷阱 |
曹卫刚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0 |
脂肪移植围手术期处理之我见 |
柯晴方 | 铂莱美医疗美容门诊部 |
2 | 08:40-08:50 |
吸脂联合腹壁整形术围术期镇痛进展 |
吴赛男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8:50-09:00 |
不同方法获取的脂肪衍生物体外活力差异及移植后转归研究 |
张爱君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4 | 09:00-09:10 |
槲皮素通过促进棕色变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的实验研究 |
余泮熹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09:10-09:20 |
脂肪抽吸物成分对脂肪移植的影响 |
胡智瀚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6 | 09:20-09:30 |
人源性成熟脂肪细胞在脂肪移植后的去分化现象 |
柴一萌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09:30-09:40 |
脂肪脱细胞活性蛋白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从基础到临床 |
李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8 | 09:40-09:50 |
自体脂肪移植改善西藏地区瘢痕患者的治疗体会 |
蔡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0-10:20 |
大体积优化脂肪移植联合移植微环境预构技术重建缺损乳房 |
廖云君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2 | 10:20-10:30 |
吸脂辅助臀-腿轮廓塑性的技术改进:基于对臀部浅筋膜系统的解剖观察 |
斯楼斌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10:30-10:40 |
脂肪手术中臀下区畸形的病因学及临床解决方案 |
任学会 | 北京禾美嘉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
4 | 10:40-10:50 |
高密度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年轻化的个人经验 |
刘英男 | 英男医疗美容 |
5 | 10:50-11:00 |
东方魅力女性面部美学标准暨"黄金面罩"九面部美化年轻化治疗经验总结 |
王跃星 | 民航总医院 |
6 | 11:00-11:10 |
颜面部吸脂术联合脂肪移植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
孙延辉 | 成都军大整形美容医院 |
7 | 11:10-11:20 |
从伤筋动骨到1天恢复:部分磨骨手术必将被脂肪技术取代 |
黄皓 | 深圳黄博士医疗美容诊所 |
8 | 11:20-11:30 |
面部填充过量(脂肪或者再生类产品)修复方法的选择 |
郭鑫 | 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责任公司 |
9 | 11:30-11:40 |
面部不明注射物取出脂肪移植修复经验浅谈 |
钟杰光 | 鲁脂道医生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
10 | 11:40-11:50 |
87例患者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
吴倩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30-13:00 |
“优脂塑”学术讲座 |
||
2 | 13:00-13:30 |
面部和身体的脂肪美学 |
鲁树荣 | 成都忠爱美成医疗美容门诊部 |
3 | 13:30-13:45 |
臀部的美学和脂肪塑形的临床实现 |
蒋华 | 四川大学华西春熙医院 |
4 | 13:45-14:00 |
形体塑形中的髌骨美学与操作 |
管绍飞 | 成都忠爱美成医疗美容门诊部 |
5 | 14:00-14:15 |
女士腹部马甲线的塑造 |
王润芝 | 重庆米兰柏羽时光整形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6 | 14:15-14:30 |
上臂塑形 |
王欣 | 射洪君皓口腔诊所有限公司 |
7 | 14:30-14:45 |
结合自体脂肪的二联法在下睑整形中的应用 |
刘萌 | 湘美汇医疗美容门诊部 |
8 | 14:45-15:00 |
复合隆臀经验分享 |
韩炜 | 深圳约荟依美医疗美容门诊部 |
9 | 15:00-15:15 |
脂肪隆乳的技巧及个人体会 |
范敏 | 南京东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10 | 15:15-15:30 |
乳房吸脂术在乳房缩小及乳房下垂矫正术中的运用 |
谭永嘉 | 重庆联合丽格美容医院 |
11 | 15:30-15:45 |
男士腹肌雕刻的个人体会 |
钟滔 | 长沙开福艾泊医疗美容门诊部 |
12 | 15:45-16:00 |
讨论及点评
陈敏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6:50-07:20 |
乳房假体的相关研究进展 |
余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07:20-07:50 |
脂肪移植隆乳与乳房再造的进展 |
栾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0 |
补片相关假体乳房重建的早期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
史京萍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08:10-08:20 |
腔镜辅助下扩张器两步法乳房再造策略 |
韩思源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08:20-08:30 |
ADM和脂肪移植在假体法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
单秀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08:30-08:38 |
放疗患者胸大肌前假体乳房再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马小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08:38-09: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10 |
乳房下皱襞切口入路假体隆胸术的细节要点 |
栗勇 | 杭州艺星医疗美容医院 |
2 | 09:10-09:20 |
614例全程内窥镜下经腋窝入路高位双平面假体隆乳回顾性研究 |
张雪峰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3 | 09:20-09:30 |
内镜辅助腋窝入路II、III型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优势及改进 |
吕京陵 | 上海曲线探索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4 | 09:30-09:38 |
传统腋窝入路水分离预扩张后联合内窥镜部分离断胸大肌在隆胸手术上的优势分析 |
朱家旭 | 重庆艺星医疗美容医院 |
5 | 09:38-09:46 |
内窥镜辅助下腋下入路矫正乳房假体下移 |
陈星光 | 深圳艺星医疗美容医院 |
6 | 09:46-09:54 |
内窥镜辅助下假体隆乳术中使用高位双平面技术+松解下皱襞对于改善患者下皱襞紧缩的临床效果观察 |
任召强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7 | 09:54-10:02 |
手术步骤标准化在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 |
张雪峰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8 | 10:02-10:10 |
下皱襞切口硅胶假体隆胸术40例经验教训及与腋窝切口隆胸术对比 |
王爱武 |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9 | 10:10-10: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40 |
术中三维扫描技术提高乳房缩小手术效果的临床研究 |
穆大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0:40-10:50 |
改良倒T法治疗重度乳房肥大下垂 |
王先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3 | 10:50-11:00 |
乳房缩小术再次手术体会 |
刘勇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4 | 11:00-11:08 |
三瓣法腺体塑形在垂直短瘢痕乳房成形术中的应用 |
童婧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5 | 11:08-11:16 |
垂直切口在切除良性巨大乳房包块中的应用:个案报道和文献综述 |
杨子晨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6 | 11:16-11:24 |
单个或多个局部腺体瓣在乳房缩小上提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
吕春柳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7 | 11:24-11:32 |
垂直切口内上蒂法重度巨乳缩小术的临床效果 |
张兆祥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1:32-11:40 |
再次乳房缩小术修复乳房的探讨 |
许颖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9 | 11:40-12: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00-12:30 |
假体隆乳术层次的思考和改良 |
曾昂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30-13:00 |
乳房假体表面特征与包膜形成的关系 |
栾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基于美学原则的下腹部皮瓣乳房再造 |
胡学庆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2 | 13:10-13:20 |
乳房再造对称性思考及经验分享 |
韩思源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3:20-13:30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后的修整和乳头再造 |
刘春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3:30-13:40 |
数字化评估在单侧乳房整形与再造的作用 |
王喜梅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3:40-13:48 |
就乳房美学结局而言,保乳手术是否优于乳房全切术后乳房重建?一项系统综述 |
袁雨童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3:48-13:56 |
乳房美学亚单位原则在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中的统一 |
黄成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7 | 13:56-14:04 |
腹部皮瓣乳房再造中供区脐成型的一点思考 |
刘温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4:04-14:12 |
乳房缩小术在乳腺肿瘤保乳整形术中的应用 |
郭伶俐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9 | 14:12-14: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30-14:40 |
双环法中央蒂乳房下垂矫正100例经验体会 |
张金明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2 | 14:40-14:50 |
用新型的假体隆乳技术矫正乳房松弛:重新定义腺体-肌肉的关系 |
辛敏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4:50-15:00 |
伴乳房容积不足垂乳治疗体会 |
谢义德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4 | 15:00-15:08 |
垂直瘢痕法乳房下垂整复术的临床应用 |
万友望 | 广州曙光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5 | 15:08-15:16 |
预缝合技术在垂直切口乳房上提 固定术的应用 |
布希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6 | 15:16-15:24 |
乳房下垂采用垂直切口乳房悬吊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
赵亮 | 郑州集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7 | 15:24-15:4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0 |
连续双翼皮瓣成形指蹼分离并指畸形的灵活应用 |
田晓菲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
2 | 08:10-08:20 |
双指背转移皮瓣治疗扣拇畸形 |
栗鹏程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3 | 08:20-08:30 |
显微外科在儿童手足缺损的重建应用 |
沈小芳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4 | 08:30-08:38 |
针对先天性手部多关节挛缩的QY新型渐进式康复体系探索 |
俞沁圆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5 | 08:38-08:46 |
手术联合西罗莫司治疗上肢PIK3CA相关血管畸形病例报告 |
孙丽颖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6 | 08:46-08:54 |
变形综合征手术治疗1例 |
黄梅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08:54-09:02 |
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美学矫形设计及手术技巧 |
王强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
8 | 09:02-09:12 |
讨论点评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12-09:22 |
脱套性全手软组织缺损的分型与重建 |
王欣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2 | 09:22-09:32 |
以旋股外侧动脉不同分支来源的穿支为蒂的螺旋桨皮瓣手术设计和临床应用 |
朱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9:32-09:42 |
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拇指全形再造的足部供区 |
王欣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4 | 09:42-09:50 |
超显微外科LVA术式治疗四肢淋巴水肿的体会和分享-手外科视角 |
郭宗慧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5 | 09:50-09:58 |
手指全形再造中如何修复足部供区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6 | 09:58-10:06 |
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方法选择策略 |
杜青晏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0:06-10:14 |
特殊类型断指再植50例临床报告 |
王洪一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8 | 10:14-10:22 |
儿童跑步机擦伤手部瘢痕的手术治疗 |
周丹亚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9 | 10:22-10:30 |
骶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骶尾部缺损修复方法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
余邹邹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0:30-10:38 |
五瓣法联合瘢痕减容在治疗儿童虎口瘢痕挛缩中的应用 |
王维东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1 | 10:38-10:46 |
指腹缺损的美学修复 |
刘铭波 |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
12 | 10:46-10:54 |
3D打印技术在小儿手指末节全形再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印飞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13 | 10:54-11:04 |
讨论点评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04-11:14 |
以旋股外侧动脉不同分支为蒂的大腿反流灌注皮瓣的分型研究和临床应用 |
刘元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1:14-11:24 |
预扩张的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臧梦青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1:24-11:32 |
颈肱皮瓣在大面积面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李芯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1:32-11:40 |
穿支皮瓣在烧伤后腋窝瘢痕挛缩中的应用及选择 |
李杉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1:40-11:48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辅助的肱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躯干和上肢缺损 |
谢婷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1:48-11:56 |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 |
王朝阳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7 | 11:56-12:04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联合荧光成像系统辅助应用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先天性黑色素痣切除后创面 |
岳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2:04-12:12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在预防预扩张的下位斜方肌肌皮瓣坏死中的应用 |
汪淼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2:12-12:20 |
趾甲床瓣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
刘铭波 |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
10 | 12:20-12:28 |
膝上外侧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在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杨若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12:28-12:36 |
穿支螺旋桨皮瓣连续转移技术在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冉小叶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2 | 12:36-12:46 |
讨论点评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骨骼肌来源细胞移植早期修复小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
陈子翔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10-13:20 |
多种皮瓣血运检测技术的对比实验研究 |
韩婷璐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3:20-13:28 |
虾青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缓解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
杨常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3:28-13:36 |
带血管网的脱细胞皮瓣支架的构建 |
杨莉亚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3:36-13:44 |
瘢痕的组织病理学转归 |
晋圣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3:44-13:52 |
他扎罗汀通过调节表皮增殖活性促进扩张皮肤新生的实验研究 |
熊绍恒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7 | 13:52-14:00 |
肿瘤截肢患者行预防性再生性外周神经界面重建手术的有效性分析 |
王浩燃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8 | 14:00-14:08 |
再生性外周神经界面有效预防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神经瘤的形成 |
李广学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9 | 14:08-14:18 |
讨论点评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18-14:28 |
腓肠肌切除瘦小腿术式的安全评估与临床应用 |
范金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4:28-14:36 |
小切口微创切除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观察 |
何泽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3 | 14:36-14:44 |
微创胫骨高位截骨纠正O型腿畸形的临床疗效 |
王朝亮 | 济南市人民医院 |
4 | 14:44-14:52 |
改良二代微创矫形术治疗拇外翻双平面畸形 |
王朝亮 | 济南市人民医院 |
5 | 14:52-15:00 |
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美学修复与设计 |
王强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
6 | 15:00-15:08 |
肱骨髁上外侧楔形截骨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 |
甘泉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六医院 |
7 | 15:08-15:18 |
讨论点评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15-07:30 |
皮肤全扩张法耳再造技术要点 |
王继华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 | 07:30-07:45 |
基于Nagata方法的二次耳再造手术应用于耳再造术后不满意案例的研究 |
王美水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07:45-08:00 |
小耳畸形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和进展 |
潘博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8 |
耳廓再造:肋软骨支架雕刻亚结构量化分析 |
李大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08:08-08:16 |
隐耳畸形的综合治疗 |
刘嘉锋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3 | 08:16-08:24 |
Nagata法耳廓再造一期手术改进应用体会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4 | 08:24-08:32 |
耳再造如何选择扩张器?一项单中心小耳畸形患者健侧耳廓3D扫描测量学研究 |
孙赫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08:32-08:40 |
小耳畸形患者中差异表达环状RNA的鉴定及其与小耳畸形的关系 |
王鑫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6 | 08:40-08:48 |
瘢痕核切除联合术后加压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
黄坤 | 临沂市皮肤病医院 |
7 | 08:48-08:56 |
耳后皮肤扩张器埋置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策略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付聪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8 | 08:56-09:04 |
耳支架置入术后采用强脉冲光脱毛的应用 |
李妍寸心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9 | 09:04-09:12 |
耳膜矫正治疗耳畸形的远期疗效 |
傅窈窈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10 | 09:12-09:20 |
耳甲腔软骨瓣翻转修复杯状耳畸形 |
雷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09:20-09: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30-09:38 |
低位耳垂的先天性小耳症残耳耳垂逆向利用的方法研究 |
康春雨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2 | 09:38-09:46 |
后贴耳矫正-以美容为目的的耳廓抬高术 |
李川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3 | 09:46-09:54 |
回植不同直径软骨碎屑对软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
叶炯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09:54-10:02 |
显微技术在耳再造手术的应用进展 |
魏思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0:02-10:10 |
舒铂生物材料耳支架与自体肋软骨耳支架在全扩张法耳 再造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
田昕芮 | 云南华美美容医院 |
6 | 10:10-10:18 |
外伤性耳缺损的个性化及序列性治疗程序 |
宋宇鹏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0:18-10:26 |
耳廓再造术后形态不良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
岳晓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0:26-10:34 |
耳廓再造和听觉植入联合手术中骨传导助听器的选择策略--我们的经验 |
谢友舟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9 | 10:34-10:42 |
局部注射脂肪干细胞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增强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促进异位软骨再生 |
黄天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0:42-10:50 |
扩张双瓣法耳廓再造联合下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
何蓓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10:50-11: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00-11:08 |
小耳畸形重建中肋软骨发育不良时支架雕刻的临床思考 |
刘柳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2 | 11:08-11:16 |
邻位三角皮瓣联合皮片移植在改良brent法全耳再造二期颅耳角成形中的应用与疗效分析 |
王凡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1:16-11:24 |
幼儿小耳畸形术前肋软骨低剂量CT测量方法 |
李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1:24-11:32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常见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
王小玲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1:32-11:40 |
组织工程耳廓软骨支架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探讨 |
刘杨 | 四川大学 |
6 | 11:40-11:48 |
基于耳廓亚单位和模块化组装概念的耳雕刻支架3D打印研究 |
王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1:48-12:0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8 |
耳廓畸形的分类和治疗原则 |
杨庆华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08-13:16 |
耳再造术中耳廓的定位及异位耳垂的处理 |
李高峰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3:16-13:24 |
结合Nagata法的扩张单瓣耳廓再造术式探讨 |
刘暾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3:24-13:32 |
Nagata法耳再造中肋软骨支架的改良与应用 |
毛小炎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5 | 13:32-13:40 |
肋软骨三维CT 帮助耳再造切取肋软骨 |
黄威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3:40-13:48 |
不同程度外伤性耳廓缺损的修复策略 |
张卓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3:48-13:56 |
以牛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构建三维多孔支架的优化研究 |
冯验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3:56-14:04 |
一种简易耳廓支撑装置在杯状耳整形术后的应用 |
张雪媛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9 | 14:04-14:12 |
高压氧联合扩血管治疗修复幼儿部分耳廓完全性离断一例 |
徐冬冬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14:12-14:20 |
在耳再造中3D打印耳廓模型的临床应用 |
彭维海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1 | 14:20-14: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30-14:38 |
3D生物打印仿生构建组织工程耳廓软骨组织 |
贾立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4:38-14:46 |
耳后筋膜瓣填充法联合Z字成形术修复纵形耳垂裂的应用探讨 |
于晓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4:46-14:54 |
外伤性部分耳郭缺损的修复 |
宋玫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4 | 14:54-15:02 |
耳软骨翻转在耳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李梦婕 | 威海市立医院 |
5 | 15:02-15:10 |
PLGA多孔微球提高3D生物打印软骨力学性能的研究 |
陈琢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5:10-15:18 |
不同时机无创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疗效的Meta分析 |
徐伟力 | 杭州市老年病医院 |
7 | 15:18-15:26 |
附耳的分类、切除及耳屏重建方法探讨 |
陈永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5:26-15:34 |
膨体材料在卧耳矫正术中的应用 |
韩兴斌 | 北京艺星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9 | 15:34-15:4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03 |
带蒂背阔肌肌瓣修复Poland综合征胸壁软组织缺损一例 |
陈佳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07:03-07:06 |
一例罕见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 |
陈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7:06-07:09 |
家属参与式护理在1例精神分裂症胸部注射物取出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
韩文娟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07:09-07:12 |
一例钬激光治疗腮腺导管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 |
韩雪颖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5 | 07:12-07:15 |
一例重度面部烧伤整形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的应用探讨 |
康华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07:15-07:18 |
5例水动力系统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项部脂肪垫患者的个性化护理 |
李琳熙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07:18-07:21 |
1例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骶尾部严重瘢痕伴破溃围手术期护理 |
刘琴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8 | 07:21-07:24 |
病变脂肪组织切除术后患者并发肺栓塞及皮下血肿报道1例 |
刘天奇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9 | 07:24-07:27 |
1例鼻部基底细胞癌局部复发的个案护理 |
曲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07:27-07:30 |
罕见巨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
宋淑娟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07:30-07:33 |
1例EB病毒感染至左前臂大面积溃疡的护理 |
王志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2 | 07:33-07:36 |
一例重度吸入性损伤并发烟曲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
吴彬 | 苏州市立医院 |
13 | 07:36-07:39 |
一例巨大神经纤维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
张慧贤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07:39-07:42 |
1例先天性阴茎缺如尿道直肠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张容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5 | 07:42-07:45 |
一次性无创皮肤吻合器在整形颌面术后伤口中的应用 |
张元芳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16 | 07:45-07:48 |
一例联合VSD负压吸引的胸脐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
郑学琴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17 | 07:48-07:51 |
1例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用于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个性化护理 |
钟雪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8 | 07:51-07:54 |
一例单蒂皮瓣修复头部右侧恶性间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护理 |
吴然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9 | 07:54-07:57 |
医护一体化一例Wangner3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 |
袁琰琴 | 苏州市立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0 |
护理学术工作组组长发言
吴文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
2 | 08:40-08:43 |
基于3D打印技术倒U形截骨矫正眶距增宽症的护理要点 |
曹力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8:43-08:46 |
半侧颜面短小畸型患者序列治疗的综合护理体会 |
陈丹丹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08:46-08:49 |
鼻眶筛骨折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总结 |
陈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8:49-08:52 |
159例上睑下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段情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08:52-08:55 |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耳再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 |
郝璇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7 | 08:55-08:58 |
高能窄谱红光治疗在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康复作用 |
汲秀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08:58-09:01 |
聚己内酯填充中、重度鼻唇沟临床试验的护理配合 |
雷文鸽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9 | 09:01-09:04 |
颅颌面外科手术配合护理经验分享 |
李尚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09:04-09:07 |
低压无针注射技术在瘢痕内药物注射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
李霞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1 | 09:07-09:10 |
脉冲染料激光联合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小儿烧伤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
刘小加 |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2 | 09:10-09:13 |
80例同时做延长器置入和小耳畸形Ⅰ期手术治疗第一二鳃弓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
马健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3 | 09:13-09:16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引起毛囊炎导致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治疗措施 |
马喜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4 | 09:16-09:19 |
I期面部外伤应用整形美容缝合术的体会和术后护理 |
牟盼盼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5 | 09:19-09:22 |
小儿面部外伤整形美容缝合术的护理 |
缪俊睿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6 | 09:22-09:25 |
耳再造Ⅱ期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经验 |
庞雅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7 | 09:25-09:28 |
AIDET沟通模式在整形美容外科激光患者中的应用 |
齐莉莉 |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18 | 09:28-09:31 |
双环法巨乳缩小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
秦文英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9 | 09:31-09:34 |
面动脉穿支接力皮瓣修复中面部缺损术后综合管理 |
邵星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20 | 09:34-09:37 |
整形单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多功能应用 |
宋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1 | 09:37-09:40 |
基于临床视角脊柱侧弯在小耳畸形中的预防与治疗 |
田玫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2 | 09:40-09:43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引起皮肤色沉的防与治 |
易阳艳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23 | 09:43-09:46 |
应用强脉冲光在小耳畸形皮瓣脱毛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
王雪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4 | 09:46-09:49 |
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
王媛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5 | 09:49-09:52 |
下睑皮下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眼睑和睑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
翁慧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26 | 09:52-09:55 |
交叉C7神经根经椎前通路移位重建脑卒中偏瘫围手术期护理 |
吴艳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27 | 09:55-09:58 |
上睑下垂围手术期的护理 |
薛腊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8 | 09:58-10:01 |
水光针注射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体会及护理 |
阎俊 | 南昌市高新区人民医院 |
29 | 10:01-10:04 |
整形美容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 |
杨青敏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0 | 10:04-10:07 |
小儿创面换药方式的改变对患儿换药痛苦的影响 |
杨玥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31 | 10:07-10:10 |
伤口评估三角联合负压封闭治疗技术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
袁亚翠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32 | 10:10-10:13 |
针对性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难愈合创面中的临床研究 |
张军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3 | 10:13-10:16 |
VAC联合输液泵伤口冲洗法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
张倩婷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34 | 10:16-10:19 |
巨大神经纤维瘤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
郑华蓉 |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
35 | 10:19-10:22 |
面部外伤术后离子束激光治疗瘢痕的护理及效果展示 |
钟波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36 | 10:22-10:25 |
眼部整形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
钟雪英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37 | 10:25-10:28 |
品管圈在规范无菌单铺置中的应用 |
周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8 | 10:28-10:31 |
护患沟通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分析 |
朱星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9 | 10:31-10:34 |
护士与医务社工关怀体系构建模式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中的实践和探索 |
阮晶晶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4-10:37 |
护士主导的医护联合伤口专科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应用 |
田凌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0:37-10:40 |
基于核心能力的整形外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效果 |
王焱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0:40-10:43 |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外科护理学教学应用与效果分析 |
张春华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4 | 10:43-10:46 |
儿童整形外科引入小组互评机制提升护理教学查房质量 |
张琴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5 | 10:46-10:49 |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整形门诊精细化管理 |
曹海茹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6 | 10:49-10:52 |
PDCA管理模式对血管瘤口服普萘洛尔患儿服药准确率的影响 |
陈君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7 | 10:52-10:55 |
儿童AVM介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构建及应用的初步探讨 |
杜琳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8 | 10:55-10:58 |
基于微信平台的美容整形患者全程、系统化网络管理模式初探 |
韩莎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9 | 10:58-11:01 |
护理标准作业流程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二期手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何立平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0 | 11:01-11:04 |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专科护理创新转化与探索之路 |
李子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1 | 11:04-11:07 |
注射美容患者社交外貌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王英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2 | 11:07-11:10 |
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结果分析 |
张宁宁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3 | 11:10-11:13 |
微信小程序在护理工作量统计中的设计与应用 |
马红彤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1:13-11:16 |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感染伤口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
乔改红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 | 11:16-11:19 |
慢性创面患者门诊换药情绪干预标准化流程的构建 |
史妍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6 | 11:19-11:22 |
整形外科手术标配及图谱设计应用 |
张丹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3 |
应用馨语定位装置对医美中心头面部医学摄影前后一致性的影响研究 |
高景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3:03-13:06 |
新冠疫情中、高危风险地区“3+X”大急诊综合疗区模式在整形美容修复重建外科疗区的应用 |
朱婉莹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3 | 13:06-13:09 |
婴幼儿血管瘤患儿住院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院外延续管理初探 |
安静 |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
4 | 13:09-13:12 |
系统护理与普通护理对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成功率的影响研究 |
鲍静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5 | 13:12-13:15 |
综合护理在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中的探索研究 |
窦茂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3:15-13:18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 3D 打印辅助下颌角整形患者的心理影响 |
马艳梅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3:18-13:21 |
快速康复在上颌骨牵引成骨治疗中重度唇腭裂上颌后缩中的应用 |
孟庆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3:21-13:24 |
基于IKAP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唇腭裂患者中的应用 |
苏欣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3:24-13:27 |
预见性护理在激光术前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过敏中的应用分析 |
孙冉冉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3:27-13:30 |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
王亚娜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1 | 13:30-13:33 |
集束化护理在面部注射透明质酸后并发血管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
行倩倩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3:33-13:36 |
延续护理对颌面部骨折患者愈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郑婉君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3 | 13:36-13:39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人头皮恶性肿瘤术后的应用 |
邹頔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9-13:42 |
一种引流注射器 |
李二冉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42-13:45 |
一种防挤压喷溅的引流球(实用新型专利) |
李天慧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13:45-13:48 |
一种拉力起身器 |
刘学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3:48-13:51 |
延续护理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注水各阶段中的应用 |
邱翠梅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3:51-13:54 |
下颌角切除术后专用冷敷保温套的制作与应用 |
秦旭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6 | 13:54-13:57 |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居家注水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
陈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13:57-14:00 |
游戏干预对小耳畸形患儿应激心理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
陈艳玲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8 | 14:00-14:03 |
儿童吞咽困难管理量表(CDMS)在P-R序列征喂养困难患儿中的应用 |
丁晶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9 | 14:03-14:06 |
自我效能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范兴发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4:06-14:09 |
医美管家服务对整形美容患者术后门诊复诊率的提升观察 |
范修凤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11 | 14:09-14:12 |
PDCA循环置入定期访谈模式在提高护理队伍稳定性中的应用效果 |
刘芯宇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12 | 14:12-14:15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特殊部位创面中封闭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芶梦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3 | 14:15-14:18 |
心理暗示联合预见性护理对颌面外科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
郭丽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4:18-14:21 |
护理标准作业流程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小耳畸形二期手术患儿心理的影响 |
郭媛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 | 14:21-14:24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减重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进展 |
黄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6 | 14:24-14:27 |
整形外科颅颌面术后晕厥及晕厥相关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
吴文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7 | 14:27-14:30 |
面罩式雾化吸入对改善下颌角截骨术后患者咽喉部不适症状的效果研究 |
李小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8 | 14:30-14:33 |
品管圈在减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中的应用 |
梁莹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9 | 14:33-14:36 |
血管瘤患儿主要照护者疾病获益感的研究进展 |
廖佳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0 | 14:36-14:39 |
AIDET沟通模式对整形外科门诊择期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 |
刘迪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1 | 14:39-14:42 |
先天性耳畸形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刘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2 | 14:42-14:45 |
面部轮廓整形美容受术者体像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刘元菲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3 | 14:45-14:48 |
眼部整形美容受术者人格特征和术前情绪状态与术后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
罗妮娜 | 天津市眼科医院 |
24 | 14:48-14:51 |
线上线下康复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者上肢功能和体像自评的效果 |
彭翠娥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25 | 14:51-14:54 |
护理干预可改善颜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生活质量 |
田玉琼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6 | 14:54-14:57 |
一例扩张器置入术后继发感染性休克 |
王大方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7 | 14:57-15:00 |
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研究 |
王利娜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8 | 15:00-15:03 |
易性症序列手术治疗围术期照护需求与护理方案 |
贾珊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29 | 15:03-15:06 |
基于循证的烧伤后创面瘙痒非药物干预方案的构建 |
严雪芹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30 | 15:06-15:09 |
基于循证构建乳房注射物取出术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
杨敏利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1 | 15:09-15:12 |
毛囊干细胞外泌体用于植发术后护理干预路径的探索 |
袁久莉 | 吉林大学 |
32 | 15:12-15:15 |
颅颌面部整形患者术后晕厥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改进策略 |
张赛男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3 | 15:15-15:18 |
专科化游戏干预对小耳畸形患儿围手术期的影响 |
张馨月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34 | 15:18-15:21 |
面部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心理重建策略 |
张又千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35 | 15:21-15:24 |
医患双达标模式结合循证护理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性骨折患者美观度的改善效果研究 |
赵飞飞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6 | 15:24-15:27 |
颌面部骨折经口内手术术前及术后雾化吸入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治疗咽痛的疗效观察 |
赵红维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37 | 15:27-15:30 |
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中的应用 |
张滨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8 | 15:30-15:33 |
面部损伤修复处理研究进展 |
翟凤英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36 |
载有外泌体的高粘性水凝胶用于内源性干细胞募集治疗软骨缺损 |
张方雪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2 | 08:36-08:42 |
脂肪组织脱细胞产物对脂肪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
吴鼎宇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3 | 08:42-08:48 |
ADSC在大鼠跟腱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
王晨超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08:48-08:54 |
可注射脂肪脱细胞基质水凝胶结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应用研究 |
浦雯雯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08:54-09:00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内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的作用 |
王乐融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6 | 09:00-09:06 |
镁合金调控骨愈合机制概述与前沿进展 |
杨淑德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09:06-09:12 |
Ⅰ型胶原涂层大颗粒骨粉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微支架的实验研究 |
姜宇晗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8 | 09:12-09:18 |
miR-204-5p/GDF7调控轴在hAD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周游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09:18-09:24 |
PDGF-BB联合脂肪干细胞通过调节 PTEN/AKT 通路加速伤口愈合 |
来方远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10 | 09:24-09:30 |
脂肪干细胞对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作用的机制研究 |
袁兆琪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09:30-09:36 |
干细胞外泌体在抗皮肤老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吴金燕 | 崇州市人民医院 |
12 | 09:36-09:5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0-10:16 |
羊膜上皮细胞来源胞外囊泡对毛囊周期及毛发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 |
赵敬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2 | 10:16-10:22 |
过表达生长激素hADSCs复合微粒羊脱细胞真皮基质促进创面愈合的体外研究 |
高仪轩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3 | 10:22-10:28 |
脂肪干细胞通过EGR4/CXCL12途径促进糖尿病创面血管生成 |
谢运佳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0:28-10:34 |
基于DLP 3D打印与囊泡自组装修饰技术构建的微环境调控支架促进原位骨再生的研究 |
姜文彬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5 | 10:34-10:40 |
外泌体在石墨烯多孔钛合金支架中促进ADSCs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 |
孙旭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0:40-10:46 |
自体CGF用于毛发再生疗法的相关研究 |
李宇飞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7 | 10:46-10:52 |
ADSC来源人工囊泡辅助脂肪移植应用与机制研究 |
孙谛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8 | 10:52-10:58 |
单细胞多模态组学解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时空异质性及其优势功能亚群对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 |
陈鹏弘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9 | 10:58-11: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6 |
调控脂肪来源干细胞特定死亡通路蛋白RIP3对其体内外生物学活性影响 |
杨振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36-13:42 |
脂肪干细胞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糖尿病创面再上皮化的实验研究 |
倪雪君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3 | 13:42-13:48 |
ADSCs与外泌体为“诱导因子”的HA涂层多孔钛合金支架体外复合培养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
佟爽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3:48-13:54 |
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生物标志物筛选:一项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综合研究 |
冯子懿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3:54-14:00 |
毛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纳米囊泡治疗皮肤光老化的研究 |
王祥盛 |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6 | 14:00-14:06 |
TSPAN6通过 syntenin-1调控脂肪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分泌的机制研究 |
乔治华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7 | 14:06-14:12 |
N6-甲基化修饰的 LncCCKAR5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创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王坚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8 | 14:12-14:18 |
促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浸润和血管生长的多孔水凝胶支架用于乳房组织工程 |
郭亚琪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9 | 14:18-14: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40-14:46 |
Smurf1介导BMP通路对人颅缝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
孔亮亮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 | 14:46-14:52 |
Annexin-V通过巨噬细胞免疫调节和软骨细胞保护作用减轻骨关节炎 |
贾卓璇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4:52-14:58 |
无细胞脂肪提取物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
聂梦麒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4 | 14:58-15:04 |
基于生长因子修饰脱细胞基质与3D打印组织工程室的脂肪再生策略研究与应用 |
张郭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5 | 15:04-15:10 |
负载去铁胺的纳米纤维膜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
陈佳龙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6 | 15:10-15:16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优势功能亚群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
王德志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7 | 15:16-15:22 |
宏微结构复合体筒状骨的构建与原位再生修复 |
张一帆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8 | 15:22-15:28 |
氧化石墨烯功能化的甲基丙烯酰化明胶仿生矿化微支架的构建及其在大鼠颅骨缺损修复的应用研究 |
彭晰明 | 武汉市第三医院 |
9 | 15:28-15:34 |
罗非鱼皮来源明胶水凝胶复合脂肪来源的间质血管分数(SVF)用于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研究 |
罗亚男 |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
10 | 15:34-15:40 |
SVFs细胞膜片:一种基于细胞材料调控自体颗粒软骨再生和血管新生的新策略 |
廖俊琳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 | 15:40-15:50 |
讨论点评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0 |
小儿躯干巨大色素痣的分期切除经验 |
欧阳天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2 | 08:10-08:15 |
扩张后斜方肌皮瓣修复儿童面颈部病损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3 | 08:15-08:20 |
方向改变结果——扩张器埋置切口的设计 |
张文显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4 | 08:20-08:25 |
儿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后外露的危险因素分析 |
周荣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5 | 08:25-08:28 |
胸腹扩张双蒂皮瓣整复儿童上肢环周黑痣 |
于静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6 | 08:28-08:31 |
聚多卡醇在儿童口腔唾液腺囊肿治疗中效果分析 |
章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7 | 08:31-08:34 |
软组织扩张术注射壶内置与外置在小儿整形外科中的临床观察 |
陈海妮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8 | 08:34-08:37 |
颞部扩张皮瓣在修复眼睑分裂痣中的应用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9 | 08:37-08:40 |
儿童与成人隆凸型纤维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
李亚楠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0 | 08:40-08:43 |
755nm宝石激光治疗婴幼儿咖啡斑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1 | 08:43-08:46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用于评估扩张皮瓣转移术后血运的研究 |
陈海妮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2 | 08:46-08:49 |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儿童咖啡斑的疗效影响分析 |
程俊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13 | 08:49-08:52 |
支撑喉镜辅助下电刀烧灼治疗儿童梨状窝瘘临床分析 |
韩崑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14 | 08:52-08:55 |
新生儿气管源性囊肿的诊疗分析 |
蒋书培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5 | 08:55-08:58 |
微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童腋臭疗效观察 |
张维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6 | 08:58-09:1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15-09:25 |
西罗莫司治疗复杂性脉管异常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
吉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 | 09:25-09:28 |
儿童颅底-口腔错构瘤切除的策略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3 | 09:28-09:31 |
耳后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
陈建兵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4 | 09:31-09:34 |
普萘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的随机对照研究 |
吉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5 | 09:34-09:37 |
口服西罗莫司在儿童复杂脉管畸形中作用——单中心临床经验 |
高庆文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6 | 09:37-09:40 |
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综合治疗 |
高庆文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7 | 09:40-09:43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体积观察 |
林向上 |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
8 | 09:43-09:46 |
穿刺负压加博来霉素灌洗治疗巨囊型淋巴管畸形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9 | 09:46-09:49 |
儿童先天性面部色素痣的美容修复 |
王维东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0 | 09:49-09:52 |
脉冲染料激光在葡萄酒色斑中的临床应用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1 | 09:52-09:55 |
聚多卡醇微泡沫治疗儿童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的回顾性研究 |
孔亮亮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2 | 09:55-09:58 |
儿童介入治疗弹簧圈加EVL组织胶的应用临床经验 |
崔杰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3 | 09:58-10:2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0-10:25 |
普萘洛尔联合西罗莫司治疗单纯普萘洛尔治疗无效的婴幼儿血管瘤23例报告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 | 10:25-10:30 |
微小切口乳头凹陷矫正术 |
夏有辰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3 | 10:30-10:33 |
四肢婴幼儿包涵体样纤维瘤的治疗经验 |
章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4 | 10:33-10:36 |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时对心律的影响不容忽视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5 | 10:36-10:39 |
儿童巨乳乳房的手术治疗 |
严俊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6 | 10:39-10:42 |
介入栓塞加口服西罗莫司KT治疗综合征 |
於正福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7 | 10:42-10:45 |
局限性硬皮病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李子铭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8 | 10:45-10:48 |
动脉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p-w综合征 |
陈昇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9 | 10:48-10:51 |
针刺精准电灼治疗小儿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观察 |
邓立才 |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
10 | 10:51-10:54 |
甲下血管瘤球的显微外科治疗 |
季易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1 | 10:54-10:57 |
口服普奈诺尔治疗婴幼儿肝脾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
王有晶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2 | 10:57-11:00 |
鼻唇沟皮瓣联合上唇粘膜瓣修复上唇血管瘤切除后缺损 |
张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3 | 11:00-11:03 |
口服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及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
王涛 |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
14 | 11:03-11:06 |
经皮激光消融治疗血管畸形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高庆文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5 | 11:06-11:09 |
光子治疗12岁以上儿童腋臭疗效观察 |
陈建兵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6 | 11:09-11:12 |
巨大微囊型淋巴管畸形手术同期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
陈亦阳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7 | 11:12-11:2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儿童面部外伤性瘢痕的激光治疗 |
邱林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 | 13:10-13:20 |
儿童严重手瘢痕畸形治疗策略的探讨 |
付晋凤 | 昆明市儿童医院 |
3 | 13:20-13:25 |
小儿瘢痕性秃发、秃眉毛发移植技术初步治疗体会 |
王燕妮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4 | 13:25-13:30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儿童外伤后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
曹敏娜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5 | 13:30-13:33 |
双波长PDL/CO2点阵激光在儿童面部外伤后疤痕中的应用 |
施丽君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6 | 13:33-13:36 |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儿童烧伤后瘢痕的效果评价 |
陈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7 | 13:36-13:39 |
双矩形瓣转移修复手瘢痕畸形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8 | 13:39-13:42 |
游离背阔肌皮瓣在儿童创伤中的应用 |
熊佳更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9 | 13:42-13:45 |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预扩张皮瓣修复颈面部瘢痕 |
岳晓洁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10 | 13:45-13:48 |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小儿手指线性瘢痕挛缩的疗效观察 |
胡瑞斌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11 | 13:48-13:51 |
改良五瓣法治疗小儿严重腋窝瘢痕畸形 |
崔杰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2 | 13:51-13:54 |
激光在儿童面部外伤后早期瘢痕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高阳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13 | 13:54-13:57 |
游离脂肪在增生性瘢痕中注射移植治疗增生性瘢痕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4 | 13:57-14:00 |
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儿童瘢痕性秃发的护理 |
缪俊睿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 | 14:00-14:03 |
医用硅酮凝胶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增生期瘢痕的疗效观察 |
曹敏娜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16 | 14:03-14:06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儿童手术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
陈豪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7 | 14:06-14:09 |
双层人工真皮在小儿手部烧伤疤痕治疗中的应用 |
胡瑞斌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18 | 14:09-14:12 |
精准光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儿童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
王燕妮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19 | 14:12-14:15 |
应⽤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童瘢痕性秃发的护理 |
缪俊睿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0 | 14:15-14:25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25-14:35 |
儿童较大面积创面修复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齐鸿燕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2 | 14:35-14:38 |
纳米银离子敷料治疗先天性皮肤缺损 |
章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3 | 14:38-14:41 |
阴囊皮瓣在尿道下裂一期修复术后阴茎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肖小莲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4 | 14:41-14:44 |
小儿急诊美容清创的体会 |
林文雄 | 泉州市儿童医院 |
5 | 14:44-14:47 |
超减张缝合技术在儿童张力性创口的临床应用 |
王璐 | 昆明市儿童医院 |
6 | 14:47-14:50 |
PRP在治疗小儿小面积深度创面的效果观察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7 | 14:50-14:53 |
儿童唇裂伤的评估处置经验分享 |
张澍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 |
8 | 14:53-14:56 |
新生儿烧伤的疼痛管理策略 |
章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9 | 14:56-14:59 |
儿童足踝部位外伤性瘢痕的游离皮瓣治疗策略 |
韩涛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0 | 14:59-15:02 |
红蓝光照射儿童皮瓣和慢性创面促进伤口创面愈合成活 |
沈卫民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1 | 15:02-15:05 |
儿童急诊面部外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孙海洋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12 | 15:05-15:08 |
婴幼儿急性外伤术后疼痛干预影响观察 |
魏霞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13 | 15:08-15:11 |
儿童急诊外伤的镇静麻醉选择经验分享 |
张澍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 |
14 | 15:11-15:14 |
儿童严重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整形缝合治疗疗效观察 |
张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5 | 15:14-15:17 |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急诊美容缝合的临床处理 |
杨开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16 | 15:17-15:20 |
小切口加骨钻孔减压术在小儿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
张问广 |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 |
17 | 15:20-15:23 |
儿童严重面部创伤的急诊整形修复 |
郭雪松 |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
18 | 15:23-15:26 |
猫耳朵三角瓣插入法在组织缝合中的作用 |
袁华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19 | 15:26-15:29 |
改良“Z”字成形术在儿童特殊部位美容修复术的临床应用 |
杨丽红 | 昆明市儿童医院 |
20 | 15:29-15:32 |
预扩张交腿管型皮瓣治疗幼儿下肢超大面积皮损的临床研究 |
杨吉帆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21 | 15:32-15:35 |
预扩张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与传统手术修复儿童颈部大面积缺损的对比研究 |
高庆文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2 | 15:35-15:38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新生儿难愈创面中的应用 |
郭雪松 |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
23 | 15:38-15:41 |
儿童创伤性慢性创面的修复治疗 |
陈建兵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4 | 15:41-15:44 |
慢吸收缝线在儿童面部外伤美容缝合中的疗效观察 |
惠慧 | 无锡市儿童医院 |
25 | 15:44-15:47 |
一期整形美容缝合在儿童面部狗咬伤中的治疗体会 |
章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6 | 15:47-15:50 |
水刀清创系统在儿童烫伤患者MRSA感染性创面中的应用体会 |
章磊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7 | 15:50-15:53 |
游离腓骨瓣联合超长背阔肌皮瓣修复小腿胫骨坏死伴巨大创面1例报道 |
韩涛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28 | 15:53-15:56 |
附耳合并耳屏区组织缺损治疗新思路 |
邹筠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29 | 15:56-15:59 |
儿童慢性创面的治疗策略 |
季易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30 | 15:59-16:02 |
改良垂直褥式缝合技术在急诊儿童面部裂伤中的应用研究 |
胡涛涛 |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 |
31 | 16:02-16:05 |
儿童面部复杂损伤的整形美容外科修复效果 |
高植泉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32 | 16:05-16:2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10-08:25 |
全腹壁整形术武汉协和医院经验分享 |
杨杰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2 | 08:25-08:40 |
Fleur de Lis的适应征及腹壁整形术式的规范化 |
金骥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3 | 08:40-08:55 |
精准化吸脂术在腹壁整形术中的应用 |
郭小伟 | 西安市中心医院 |
4 | 08:55-09:10 |
全腹壁整形术围手术期镇痛治疗进展 |
吴赛男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09:10-09:25 |
腹壁整形术中的各种缝合技术以及线材的应用 |
刘宾 | 西安市中心医院 |
6 | 09:25-09:40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后的整形重建 |
宋慧子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40-09:55 |
腹壁整形术治疗进展及双环形切口腹壁整形术 |
唐世杰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2 | 09:55-10:10 |
腰腹部吸脂联合同期腹壁整形技术的设计方法 |
严晟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3 | 10:10-10:25 |
400余例腹壁整形术的经验总结 |
崔鑫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4 | 10:25-10:40 |
腹壁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
肖雨艾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5 | 10:40-10:55 |
腹壁成形术的应用体会 |
吕仁荣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6 | 10:55-11:10 |
吸脂联合双极射频在腰腹部脂肪堆积伴中重度皮肤松垂塑形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
黄杰 | 四川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10-11:25 |
腹直肌分离症伴腹壁松弛的整形外科治疗 |
吴雅莹 | 泉州市儿童医院泉州市妇幼保健院 |
2 | 11:25-11:40 |
吸脂腹壁整形术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探讨 |
夏学颖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3 | 11:40-11:55 |
保留SCAPA筋膜联合精细化吸脂的腹部塑形术 |
严友才 | 长沙七和医疗美容医院 |
4 | 11:55-12:10 |
应用超声辅助吸脂技术塑造女性腹部马甲线 |
王健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
5 | 12:10-12:25 |
A型肉毒毒素治疗斜方肌肥大的超声和2D图像分析 |
王立铨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治疗策略 |
亓发芝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2 | 13:10-13:20 |
带少量皮肤的脂肪组织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反复感染或术后复发的藏毛囊肿治疗中的应用 |
吕川 |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
3 | 13:20-13:30 |
改良双矩形皮瓣联合浅表放疗修复脐部瘢痕疙瘩的临床应用 |
杨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3:30-13:40 |
Keystone皮瓣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王宇翀 |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
5 | 13:40-13:50 |
针对非跨性别患者的改良喉结缩小术 |
曾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6 | 13:50-14:00 |
结合解剖分析手术治疗腋臭的方式 |
高海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14:00-14:10 |
3种不同方式治疗腋臭的疗效及预后比较 |
吴桐 | 十堰市太和医院 |
8 | 14:10-14:20 |
烧伤后期关节部位癞痕李缩畸形整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 |
侯珍珍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4:20-14:30 |
脂肪抽吸联合组织旋切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
徐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0 | 14:30-14:40 |
S形切口双层乳晕真皮乳腺组织瓣交叉固定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
邢书亮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11 | 14:40-14:50 |
化疗无效的乳腺癌局部晚期患者外科治疗2例 |
李大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12 | 14:50-15:00 |
TRAM-RPAS肌皮瓣乳房重建修复晚期乳腺癌创面的病例报道1例 |
孙立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13 | 15:00-15:10 |
探讨吸脂并发气胸的预防及治疗 |
禾田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5:10-15:20 |
巨大乳腺肿瘤的手术与修复 |
冯自豪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15 | 15:20-15:30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皮管技术在巨痣手术治疗的应用 |
李中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16 | 15:30-15:40 |
身体各部位黑痣的标准化手术治疗的探讨 |
刘新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40-15:50 |
马德龙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分析 |
杨欣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2 | 15:50-16:00 |
吸脂术改善颈背部脂肪垫:一项解剖学研究和临床病例报道 |
王关卉儿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3 | 16:00-16:10 |
小切口剪切法治疗颈肩脂肪垫 |
卢敏华 | 浙江东阳市红会医院 |
4 | 16:10-16:20 |
经颅内-外联合手术方式治疗眶距增宽症患者一例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5 | 16:20-16:30 |
胸壁缺损修复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决策 |
张勇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6 | 16:30-16:40 |
乙醛脱氢酶2激动剂Alda-1通过Akt/GSK-3β/β-Catenin通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研究 |
张思敏 |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
7 | 16:40-16:50 |
TH1/TH2免疫应答失衡与乳房假体包膜挛缩的相关性 |
栾文杰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8 | 16:50-17:00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凋亡小体携带microRNA-21-5p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靶向KLF6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研究 |
李建锐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9 | 17:00-17:10 |
免疫检查点CD73塑造黑色素瘤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并提示不良预后 |
高子煦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5 |
下腹部游离皮瓣乳房再造:DIEP和MS-TRAM有差别吗? |
刘春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08:05-08:10 |
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与即刻乳房重建的关系:最新进展与荟萃分析 |
杜奉舟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08:10-08:15 |
乳腺癌切除术后分期即刻假体乳房再造的放疗时机选择: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
王招荐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08:15-08:20 |
MDT模式下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经验体会 |
陈雯 | 江西省肿瘤医院 |
5 | 08:20-08:25 |
对侧乳内乳动脉穿支组织瓣修复乳房内象限缺损 |
龚益平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6 | 08:25-08:30 |
背阔肌皮瓣联合3D打印PEEK假体材料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全层胸壁缺损的临床应用 |
李靖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7 | 08:30-08:35 |
腔镜下腋窝入路假体联合补片置入乳房重建术经验探讨 |
郭祯 | 南昌市第三医院 |
8 | 08:35-08:40 |
首例男性乳房假体相关性鳞状细胞癌病案报道 |
夏子寰 | 南京同仁医院 |
9 | 08:40-08:45 |
DIEP皮瓣乳房再造同期健侧乳房双环法上提的临床应用 |
吕春柳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00-09:05 |
先天性巨痣手术治疗策略 |
张金明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2 | 09:05-09:10 |
巨大体表肿瘤的治疗体会 |
王先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3 | 09:10-09:15 |
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策略 |
邵哲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4 | 09:15-09:20 |
26例外阴癌术后皮瓣修复的回顾性分析 |
张佳琦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5 | 09:20-09:25 |
利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体表肿瘤的优势 |
陈向军 |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 |
6 | 09:25-09:30 |
借助微小动脉CTA扫描实现皮瓣精细化设计修复体表软组织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探索 |
张文超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7 | 09:30-09:35 |
自由设计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肩背部皮肤恶性肿瘤创面的疗效分析 |
王扬剑 |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 | 09:35-09:40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性岛状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病例报道 |
王婷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09:40-09:45 |
基于浅筋膜穿支的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评估与偏心设计 |
张月恒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10 | 09:45-09:50 |
口径不匹配血管端端吻合策略 |
徐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1 | 09:50-09:55 |
改良式血管化髂骨肌筋膜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
闫冰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12 | 09:55-10:00 |
筋膜蒂穿支皮瓣修复眶内容剜除术后后眶周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
徐潇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13 | 10:00-10:05 |
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外阴缺损修复的适用条件及效果评价 |
陈瞧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4 | 10:05-10:10 |
推进皮瓣在年轻人眼周色素痣切除术后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评估 |
陈康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5 | 10:10-10:15 |
局部皮瓣联合粘膜瓦合瓣治疗大于2/3下唇缺损 |
吴桐 |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
16 | 10:15-10:20 |
喉癌切除术后的声音重建探索 /功能重建初步研究/显微外科治疗策略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17 | 10:20-10:25 |
头皮恶性肿瘤的手术诊疗策略 |
郑东风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8 | 10:25-10:30 |
头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与修复重建 |
曹东升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9 | 10:30-10:35 |
局部皮瓣联合粘膜瓦合瓣治疗大于2/3下唇缺损的应用体会 |
荣莉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20 | 10:35-10:40 |
额骨眶壁鼻骨交界处骨肿瘤切除复杂创面修复1例报告 |
王韶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45-10:50 |
扩张后局部皮瓣美容修复面颈部良性肿瘤切除后创面 |
马显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0:50-10:55 |
当头颈部肿瘤遇上整形外科:单中心30年头颈部肿瘤整形外科回顾及分析 |
李超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3 | 10:55-11:00 |
眼周肿物切除术后继发创面的修复重建 |
郑厚兵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1:00-11:05 |
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喉癌术后放疗后咽瘘的临床分析 |
杨雷钧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5 | 11:05-11:10 |
表浅肌肉筋膜系统为蒂风筝岛状皮瓣颌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林泉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6 | 11:10-11:15 |
微小型穿支螺旋桨皮瓣在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修复的临床应用 |
肖向阳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7 | 11:15-11:20 |
80岁以上面部非黑素瘤皮肤癌高龄患者的诊疗策略回顾分析 |
付聪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8 | 11:20-11:25 |
游离皮瓣修复头皮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 |
李先慧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9 | 11:25-11:30 |
一种获取长蒂超薄 SCIP 皮瓣的简便方法:对 SCIA 下外侧分支的重新评估 |
张雨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0 | 11:30-11:35 |
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刀切除胸部肌间血管脂肪瘤1例 |
赵敏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11 | 11:35-11:40 |
以全身多发黄色瘤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谷固醇血症2例 |
苏顺清 | 东莞市大朗医院 |
12 | 11:40-11:45 |
应用术中即刻牵张技术封闭背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1例 |
吴鹏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13 | 11:45-11:50 |
1例女性马德龙病报告及文献复习 |
林文韬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 | 11:50-11:55 |
不同皮瓣修复圆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选择 |
刘宁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15 | 11:55-12:00 |
儿童面部色素痣分期切除对比一期切除的成本-效果分析 |
李宏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6 | 12:00-12:05 |
胸前扩张后皮片在面部巨痣切除后的应用分析 |
余睿芳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17 | 12:05-12:10 |
甲下黑素细胞痣切除后甲床的仿真性重建与美学修复 |
李秀存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18 | 12:10-12:15 |
阴茎癌患者对于龟头重建的需求分析 |
姚海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