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30-07:55 |
瘢痕非手术治疗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刘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07:55-08:20 |
术中即刻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体会 |
李小兵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3 | 08:20-08:45 |
章氏超减张缝合技术 |
章一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08:45-09:10 |
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颈部瘢痕中的应用 |
马显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9:10-09:35 |
面颊部瘢痕的临床分型与美学修复策略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09:35-10:00 |
瘢痕疙瘩LCR治疗法 |
武晓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1-10:16 |
IL-4和CCR7在具有家族史患者的瘢痕疙瘩中的重要作用 |
宋可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0:17-10:22 |
糖酵解酶磷酸甘油酸激酶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
秦泽莲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3 | 10:23-10:28 |
病理性瘢痕综合评估体系的探索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10:29-10:34 |
代谢组学分析表明 5-羟基赖氨酸和 1-甲基烟酰胺是瘢痕疙瘩严重程度的代谢指标 |
单梦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5 | 10:35-10:40 |
FOXM1激活NEDD4泛素化增强成纤维细胞IGF1/IGF1R通路促进瘢痕疙瘩形成的机制研究 |
程传涛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6 | 10:41-10:46 |
一种发现瘢痕疙瘩基因突变机制的新方法:联合RNA,Hi-C和GWAS测序分析 |
黄佳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7 | 10:47-10:52 |
La相关蛋白LARP6对瘢痕疙瘩内I、III型胶原蛋白差异性调控及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 |
苏映军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8 | 10:53-10:58 |
TGF-β1/EGR1/NOX4 轴通过氧化应激调控瘢痕疙瘩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秦海燕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9 | 10:59-11:04 |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瘢痕疙瘩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
陈瞧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0 | 11:05-11:10 |
多组学联合解析瘢痕疙瘩中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作用及机制 |
邱子锴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1 | 11:11-11:16 |
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 |
李宇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1:17-11:22 |
TWIST1通过调节MEF2A稳定性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信号通路 |
李天浩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3 | 11:23-11:28 |
LSP1P5调控CEBPA基因组蛋白甲基化在瘢痕疙瘩基质沉积中的机制研究 |
顾舒晨 | 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14 | 11:29-11:34 |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NIH 3T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刘名倬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 | 11:35-11:40 |
从代谢物的改变探索病理性瘢痕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新角度 |
杨锦秀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16 | 11:41-11:46 |
间充质干细胞参与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樊军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17 | 11:47-11:52 |
瘢痕疙瘩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其发病相关性的研究及系统性治疗探讨 |
陈瑶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18 | 11:53-11:58 |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上皮间质转化及CD26表达的异质性研究 |
颜洪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5 |
ICGA在皮瓣决策中的辅助作用 |
昝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3:06-13:11 |
采用扩张桡动脉分叶皮瓣游离移植一次重建面部多器官美学亚单位:附典型案例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3:12-13:17 |
超量预扩张皮瓣术后血运障碍因素探讨与对策 |
江旭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3:18-13:23 |
以胸廓内动脉穿支为蒂的预扩张胸三角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部瘢痕的临床效果 |
何林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3:24-13:29 |
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术后放疗修复胸部正中瘢痕疙瘩 |
黄书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13:30-13:35 |
乳内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联合放射治疗胸壁瘢痕疙瘩 |
谢昆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7 | 13:36-13:41 |
胸前区预扩张皮瓣对颌颈部瘢痕的亚单位分区修复应用 |
唐银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3:42-13:47 |
颞浅动静脉蒂耳后游离皮瓣移植重建上唇严重瘢痕挛缩畸形一例:新术式及文献回顾 |
杨通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3:48-13:53 |
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术后 浅表放疗修复胸部难治性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
黄书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3:54-13:59 |
扩张头皮瓣结合毛囊移植治疗大面积瘢痕秃发术后美学效果观察 |
权鑫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1 | 14:00-14:05 |
无额肌及毛囊的额部超薄皮瓣修复面部瘢痕畸形 |
曹子龙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20-14:25 |
儿童瘢痕的分期与综合管理 |
齐鸿燕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2 | 14:26-14:31 |
面部外伤急诊整形处理与修复---抗疤第一道防线 |
胡亚兰 |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
3 | 14:32-14:37 |
应用榫卯原理缝合修复体表直线型瘢痕 |
姜旭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4:38-14:43 |
儿童瘢痕防治体会 |
刘磊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5 | 14:44-14:49 |
脂肪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
王秀侠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4:50-14:55 |
瘢痕治疗第一站——整形外科医生在缝合技能培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
张文超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7 | 14:56-15:01 |
常见线形瘢痕治疗策略 |
胡富华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8 | 15:02-15:07 |
减张缝合减轻皮肤瘢痕:需兼顾持续减张和抑制炎症 |
贾晶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5:08-15:13 |
瘢痕防治的思考 |
谭谦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10 | 15:14-15:19 |
面部扩张潜在危险区——颊部扩张治疗后发现的面肌联动3例 |
王钝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 | 15:20-15:25 |
同位素治疗瘢痕进展及探索研究 |
龚震宇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12 | 15:26-15:31 |
头皮瘢痕应用以FUE毛囊移植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分享 |
李宇飞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13 | 15:32-15:37 |
腕关节万向型外固定支架微创牵引 联合Lando®人工真皮移植治疗腕部瘢痕挛缩畸形 |
王峰 |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