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8 |
小耳畸形两次法耳廓再造: 二十年4500例经验总结 |
章庆国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08-13:16 |
运用回形针制作耳部加压装置:简单,有效,易获得 |
熊庭锋 |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
3 | 13:16-13:24 |
先天性小耳畸形颅耳沟重建的改进 |
张群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3:24-13:32 |
转移耳后乳突区皮下蒂岛状皮瓣增进耳垂型小耳畸形耳甲腔再造效果 |
康深松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5 | 13:32-13:40 |
数字技术在耳再造的应用体会 |
吴召森 | 郑州仁济医院有限公司 |
6 | 13:40-13:48 |
HIF-1α、HIF-2α在先天性小耳畸形及正常耳软骨中的表达及差异分析 |
尚巧利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13:48-13:56 |
388例全耳廓再造术II期立耳技术总结 |
李辰龙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8 | 13:56-14:04 |
完全扩张法耳再造术 影响耳廓再造手术结果的细节问题 |
董立维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4:04-14:12 |
一种像乐高积木组装式的的耳廓支架制作的新方法 |
孙鹏飞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4:12-14:20 |
小耳畸形患者:多孔Gelma水凝胶释放的基因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组织工程耳软骨的应用研究 |
陈建国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14:20-14: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30-14:38 |
耳后上筋膜——二期法全耳再造术的改良应用 |
李意源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4:38-14:46 |
耳廓再造术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
韩莹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4:46-14:54 |
减法思维:一种联合应用对耳轮再造术及耳轮再造术治疗轻度Ⅰ-Ⅱ型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新方法 |
顾洛莎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14:54-15:02 |
个性化定制3D-Supor耳支架在全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 |
石润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5:02-15:10 |
耳整形治疗进展 |
陈霞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15:10-15:18 |
CYP26A1基因突变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郭佩佩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5:18-15:26 |
不同方法矫正杯状耳畸形效果的探讨 |
薛峰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8 | 15:26-15:34 |
组织蒂位置对重度耳廓裂伤术后恢复的影响 |
王维浩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9 | 15:34-15:42 |
影响组织工程软骨体内再生稳定性的因素初探 |
何爱娟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10 | 15:42-15:50 |
国内外先天性小耳畸形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发展动态 |
屈见闻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1 | 15:50-15:58 |
数字化小耳畸形赝复体修复 |
王凯 |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 |
12 | 15:58-16:06 |
不同缝线材料对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后软骨支架稳定性的远期影像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
傅窈窈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13 | 16:06-16:14 |
肋软骨缺损继发胸廓形态异常的临床研究 |
王长琛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6:14-16:22 |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接受患者自控的静脉镇痛与多模式镇痛治疗Nagata法耳再造Ⅰ期术后软骨供区急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
魏诗洁 | 厦门市中医院 |
15 | 16:22-16:30 |
耳廓软骨单边切开折叠法治疗招风耳畸形 |
王永振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16 | 16:30-16:4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40-16:48 |
改良扩张器植入术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
李小强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
2 | 16:48-16:56 |
人工智能辅助II度小耳畸形患者术后满意度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 |
赵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3 | 16:56-17:04 |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初步筛选先天性小耳畸形突变基因 |
许枫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17:04-17:12 |
非肋手术修复中重度杯状耳畸形的长期临床疗效观察 |
郭英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5 | 17:12-17:20 |
耳廓组织工程:从实验室到临床实践 |
秦子矜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6 | 17:20-17:28 |
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分型及治疗策略分析 |
郭凤凤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7:28-17:36 |
超薄斜行筋膜瓣在Nagata耳再造二期中的应用 |
李钢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8 | 17:36-18:00 |
讨论 |